弘安觀點:馬英九訪中政治效應─聚焦「避戰謀和」!

2024-04-03 07:10

? 人氣

在台灣方面,在此情勢下,無官一身輕的馬英九再度登陸,有望會見「老朋友」,也就意味著兩岸關係還「有戲可唱」。既然「務實台獨工作者」對大陸無路可走,那麼兩岸的和平穩定便維繫在民間各路「有識之士」的相向推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被視為「美國監軍」的準副總統蕭美琴,日前低調出訪美國與歐洲,專家多認為其目的在於降低歐美各國對兩岸局勢的疑慮。但其實這也透露出賴蕭新政府無法在兩岸關係得到突破,只能依循站隊西方「民主陣營」政治意識形態的老路。

馬英九再訪大陸的「和平之旅」,網路民調有超過7成網友持樂觀態度;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也有4成年輕世代肯定馬的表現。顯見台灣社會並不反對兩岸關係的正常開展,新興世代更是撕下了「天然獨」標籤,不再緊跟民進黨「逢中必反」的步伐。因此,去年馬英九基金會邀請大陸師生回訪台灣,民進黨政府最後也只能順應民意而開門歡迎。

在中國大陸方面,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權威官媒,3月25日皆在第一時間推送馬英九訪問的報道,內地網民留言歡迎馬英九二度登陸訪問,「都是華夏子孫,應多走動、多溝通、多交流」,「兩岸青年加強交流很有必要,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歡迎馬先生,兩岸一家親」,「對話比對抗好」,「增強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和平發展」。

3月27日上午,陳斌華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再次對馬英九先生來訪表示,我們會妥善做好馬先生此行的相關活動安排。希望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弘揚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包括兩岸青年交流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自然應該多來往、常走動,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上,我們歡迎臺灣各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常來大陸參訪交流,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造福兩岸同胞。

如何創造兩岸和平環境,站在習近平的立場,他考慮的問題必須方方面面。因此,當前不論是中美關係、俄烏衝突、中東以巴衝突等問題,都不希望這個時候,讓美國及西方國家轉移焦點,幫美國解套俄烏衝突或是中東之危,大家注意力就轉到東亞地區來了。習近平現在想要創造一個想像空間就是「以和促統」,兩岸還有和平討論的機會,不至於兵凶戰危。「民進黨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

焦點一:紀念黃花崗與黃埔精神的傳承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3月(31)日公開的行程,馬英九前總統將於4月1日至11日,率領「大九學堂」20名青年學子,前往中國大陸廣東、陝西與北京,進行為期11天的參訪交流。首站預計在廣東停留3天,除了參訪中山大學與師生交流外,還會瞻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參觀國父孫中山先生故居紀念館與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以及參觀大疆公司、騰訊公司、比亞迪公司及港珠澳大橋,預計4月3日晚間抵達陝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