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晨觀點:人生能有幾次重修與退選?

2023-12-17 05:40

? 人氣

作者點出大學選課的退選的機制,能讓學生避免留下被當或成績太差的紀錄,圖為示意。(資料照,林旻萱攝)

作者點出大學選課的退選的機制,能讓學生避免留下被當或成績太差的紀錄,圖為示意。(資料照,林旻萱攝)

現在大學選課有一個退選的機制,學生在學期中若覺得有某些課不想繼續修,可以直接退選,就等於完全沒有修過這門課。由於退選可避免留下被當或成績太差的紀錄,也可避免太多科目不及格被退學的可能,因此愈來愈多學生在期中考後紛紛申請退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儘管老師都會勸學生不要退選,認真學習還是會有及格的機會,並且不管最後是否及格,認真上課總會有所收穫。然而這些勸告通常不會發生作用。

看到學生這麼輕易就放棄努力,常令我們思考何以如此。是我們給他們太多選擇的機會,讓他們失去方向?還是我們把學生照顧得太好,處處考慮他們面臨的困難,以至於他們忘記了自己的責任?在學時退選就如電腦重新開機一般容易,出社會後有多少事情可以這樣任意為之呢?

許多人認為現在年輕人缺乏對理想的追求以及對生命價值的探索,以至於生命無所依歸,失去了奮發向上的精神。固然年輕人面臨的問題與過往不同,我們也不應完全以舊有的標準要求年輕人,但我們也應思考,是否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有給予應有的教育,讓他們在往後的人生能夠勇於接受挑戰。

傳統思想與文化中有著豐富的生命價值之論述,也有無數在困頓中堅守自身道德規範並體現人性尊嚴的典範,這些文化養分鼓舞著每一代的人。但正如近日北一女區桂芝老師所言,現今教改剝奪了年輕人吸取這些養分的機會。缺乏思想資源與道德準繩,人生將難免不落於虛無之中!

*作者為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