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掃「盲」點 交大盲人導航系統即將問世

2017-06-28 17:48

? 人氣

新竹交大團隊莊子寬、林倪靜、陳季希、助理教授王學誠及MIT團隊成員Robert Katzschmann等(由左至右),共同展示盲人導航系統。(圖/國立交通大學提供)

新竹交大團隊莊子寬、林倪靜、陳季希、助理教授王學誠及MIT團隊成員Robert Katzschmann等(由左至右),共同展示盲人導航系統。(圖/國立交通大學提供)

國立交通大學電控所助理教授王學誠團隊與MIT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發表「穿戴式視覺系統與觸覺回饋」盲人導航系統,以感測裝置搭配震動腰帶,輔助盲人規避路障、規劃安全路徑。這項研發在2017 ICRA國際會議中獲得高度關注,可望將技術產品化,提供盲人更安全便利的生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善用科技改善盲人生活經驗

此項盲人導航系統以頸掛式深度感測裝置及震動腰帶,輔助盲人在室內規避路障、規劃安全路徑及尋找特定物件(如空椅子)。深度感測裝置利用深度攝影機感測使用者前方環境,經過處理器計算出三維影像模型後,擷取資訊發送訊號至震動腰帶。

盲人導航系統包含深度攝影機、震動腰帶及點字面板。(圖/國立交通大學提供)
盲人導航系統包含深度攝影機、震動腰帶及點字面板。(圖/國立交通大學提供)

震動腰帶由五個震動馬達組成,對應前方五個方向:左前30度、左前15度、前方、右前15度、右前30度,深度感測裝置量測到障礙物後,發出震動提醒使用者,並依障礙物距離調整震動強度,使盲人在不同環境下產生環境認知。

王學誠表示,開發過程中團隊深感使用者需求的重要性,開發初期每兩週便與盲人使用者進行系統測試,取得回饋後做為系統改進依據,前後共有超過15名盲人實際參與,逐步調整讓系統臻於完美。經過實驗證明,此裝置減少盲人在室內86%的碰撞率,大幅降低盲人在日常生活可能遭遇的意外傷害,對盲人帶來顯著幫助。

助理教授王學誠 (左三)在2015年到安德烈‧波伽利(左四)位於義大利的家中展示盲人導航系統,頗受好評。(圖/國立交通大學提供)
助理教授王學誠 (左三)在2015年到安德烈‧波伽利(左四)位於義大利的家中展示盲人導航系統,頗受好評。(圖/國立交通大學提供)

王學誠表示,2015年他與MIT團隊到安德烈‧波伽利位於義大利的家中展示系統,安德烈給予成果很正面的評價,他母親也提出許多盲人的需要,詢問以現在的科技是否能達成,「這些問題都是極具挑戰的研究,安德烈12歲失明,他母親已經期待了30多年,希望科技能改善盲人的生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