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財富自由?他遵守1原則「30多歲提早退休」:資產會像滾雪球迅速增長

2023-10-10 11:30

? 人氣

作者說,如果有人問他投資最重要的是什麼,他會回答「將損失最小化」。(示意圖/取自photo-ac)

作者說,如果有人問他投資最重要的是什麼,他會回答「將損失最小化」。(示意圖/取自photo-ac)

我經常告訴投資股票的人一句話— 「學學不賠錢的投資吧!」。具體而言,我希望大家可以學的投資策略,是無論世上發生什麼事,都能將最大虧損控制在 15% 以內,而年複合成長率能夠達到 10%∼15% 的方式。如果有人問我投資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會回答「將損失最小化」。對於夢想實現財富自由的我來說,投資是必要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的投資經驗有成功,也有過失敗。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找到最重要的投資原則,而這個原則簡單來說,就是「汲汲營營於追逐獲利,就會賠錢。反之, 如果集中心力在壓低虧損,獲利自然會找上門」。這和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資首要原則—不要賠錢」的教誨是一脈相通的。巴菲特為什麼不說「要賺多一點」,自然是有道理的。

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ing Early 的縮寫,即財富自由然後提早退休。

照著這個原則去投資,我的資產開始像滾雪球般的迅速增長。資產累積的速度來得比我想像中要快,某天開始,投資獲利就超過我的消費金額,超越我的薪水,最後變成年薪的數十倍,最終實現我夢寐以求的提早退休,也就是到達 FIRE 的目標。

不過,這並不代表我的投資報酬率高達幾百倍,反而,很多時候沒有達到幾十個百分比。透過這本書各位可能會瞭解,其實只要避免過大的虧損,穩定維持每年有 8%∼15% 的複利,維持十年到二十年,人人都能實現財富自由。但是,無論碰到什麼樣的經濟狀況,都要把虧損控制在負 15% 以內。

2020年,21世紀最大的牛市到來。2020年3月曾經跌到 1,400 點以下的的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不到一年半就突破 3,300 點。因此也增加不少新加入股票投資行列的新手。2019年年底不過 612 萬人的韓國投資者人數,到了2020年年底足足增長到 911 萬人,到了2021年上半年,據推測韓國應已達成「千萬股東」時代。

但是這麼好的牛市,卻有 62% 的股票新手賠錢了。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悲劇呢?雖然原因不會只有一個,但我認為這些股票新手把股票當成賺大錢的機會,只是一窩蜂地搶著投資預期獲利高的股票,卻忽視了「損失最小化」的法則才是最大的原因。

想靠股票賺錢,首先要學的就是控制損失的方法。本書《穩穩賺 ETF 10 年投資配置布局》將會介紹透過投資全球性ETF,不僅能夠安心投資,即便碰到最糟的情況也不會損失超過 15%,甚至可以達到每年有兩位數字的複利報酬率的投資策略。如果說這是「量化投資」,很多投資者會覺得好像很複雜,因而心生恐懼。然而,我會在本書告訴大家,這種偏見其實是場誤會。本書提到的策略只要有線上交易系統( Home Trading System, HTS)或行動交易系統( Mobile Trading System, MTS),人人都能輕鬆跟著做。

本書提出的投資策略大部分都不是我自行創造的。這裡面有許多偉大先賢的點子,我會慢慢為各位一個個介紹。牛頓( Sir Isaac Newton)說:「我能夠看到更遠,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期望各位也可以站在投資巨人的肩膀上,學習他們的方法操作,並加以運用,向財富自由更邁進一步。

我的前作《量化投資,你也可以》中區分出「攻擊型」和「防禦型」策略,但是我認為談防禦型策略的部分有很多地方不夠完善。之後,我針對防禦型策略做了更多研究,下定決心要寫一本新書,成果就是本書《穩穩賺ETF 10 年投資配置布局》。

作者介紹|姜桓國

從邊工作邊投資的上班族,於三十多歲便實現財富自由夢想而成為「FIRE族」。為了讓其他平凡上班族也能輕鬆效仿這種「CP值」超高投資策略,於是撰寫了這本書。現為全職投資人,亦是擁有十萬訂戶的Youtube頻道「學了再投資,你可以的!」的Youtuber,也是投資相關書籍的暢銷作家,線上/實體投資講座的講師,過著「做想做的事同時又賺錢」的夢幻人生。

畢業於德國漢堡大學,並取得CFA(特許金融分析師) 、CAIA(特許另類投資分析師)證照,除了本書之外,著作等身有《量化投資,你也可以》《投資虛擬貨幣的魔法公式》《量化投資,做就對了!》《雙動能投資策略》(共同譯著)。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言文化《穩穩賺ETF,10年投資配置布局:符合「巴菲特投資準則」,掌握進退場時機,突破偏誤心理,單靠薪水也能實現財務自由》。(原標題:懂巴菲特投資準則, FIRE 5 最早實現)

責任編輯/李艾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