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家長都以為「教孩子」是學校的事!不必做完美父母,但你要做到這5件事才「稱職」

2018-08-05 07:30

? 人氣

課題4. 在學習如何學習的路上

養兒育女是一輩子的功課,總有學不完的新事物。「孩子的行為表現,就像是一面最好的鏡子,隨時提醒父母反思、修正,」陳逸蓁表示,只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就能夠有所改變,「我們不是在教孩子學習,而是一直走在『學習如何學習』的路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友緣基金會臨床中心督導楊淑芬曾帶過一個小四男生,是老師眼中的乖小孩,也是「危險的好孩子」。別人在做不能做的事情(如衝撞老師、欺負幼小)時,他會在旁邊搧風點火,引發更緊張的人際衝突。「因為在高期待、嚴格的環境下成長,他心裡需要被關照的缺口很大,親子關係仍是最重要的解方。」楊淑芬說。

此外,面對多元化的教育選擇,父母也要重新認識不同的教育體系,並詢問自己最根本的問題:希望孩子知道什麼、了解什麼、能做什麼,再看看孩子需要學習什麼及如何學習。

課題5. 共好,教育就會變得不一樣

教育不是一種消費,家長無法完全外包給學校、安親班或老師,而是要建立親、師、生合作的共好關係,才能走出有希望的未來。

談到親師溝通的訣竅,南大附小教師溫美玉強調「心態」很重要,不要想去指導或教導什麼,而是要「同理」對方的想法和感受。她以前每星期都會寫信給家長,分享想法或旅行見聞;現在則成立班級社群,主要是提供給孩子的平台,家長不用刻意按讚。「讓孩子更好」是凝聚老師和家長的目標與動力。

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家長會的創會會長陳臣偉也分享,在共好的前提下,家長透過多聽演講、看書及實際參與學校教育,可以幫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甫於2016年創校的北大國小,去年開始導入「自我領導力教育」的特色課程,即是由親師生三方合作促成的,將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惟等七個好習慣,共同內化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集結更多力量,促成系統改變

除了在既有的體制內尋求改變,也可以集結更多家長的力量,促成系統的改變。

成員大部分由台灣親子共學團媽媽組成的「歐巴桑聯盟」,過去曾爭取台鐵親子車廂、拒絕公園遊具罐頭化、要求市府正視空汙問題等。她們在奔走過程中發現,很多想法一再被打折扣,決定跳出來參加年底的縣市議員選舉,希望能真正伸張小市民的心聲,讓孩子得到更理想的教育、擁有更友善的成長空間。

文/王惠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 8月號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