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行動力叫「過度干預」!當腦袋一直想做些什麼,反而忽略「不行動也是種力量」

2018-05-21 05:20

? 人氣

發散模式能激發個體的創意、打破思維定勢,讓個體用一個新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問題,從而獲得新的答案、新的理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趣的是,當你在洗澡、散步、發呆、睡覺等各類輕鬆的活動時,你的大腦會切換到發散模式。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進行這類放鬆活動時,能感覺到思維特別跳躍、創意,也常會在這時想到問題的答案。

(示意圖/photoAC)
當你在洗澡、散步、發呆、睡覺等各類輕鬆的活動時,你的大腦會切換到發散模式。(示意圖/photoAC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不行動」的力量——不急著去行動、不盲目的行動,只是放鬆自己,就有可能帶來更好的進展。

當然,這裡的難點不是散步、洗澡和睡覺,而是我們往往會有一股「想趕快做些什麼」的衝動,這一種衝動會讓人更用力地繃緊神經,專注地去思考知識/問題的含義,而不會想到要放鬆自己、抽離自己。

人們的常識以為,行動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而無法解決問題,通常是因為不夠行動力不夠,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

有時,是因為你太專注於行動、太執著於馬上行動了,所以才看不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有一種行動力,叫過度干預

什麼時候「有所行動」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一個生活裡常見的例子、現象,就是過度干預

我們曾在思想家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的著作《反脆弱》一書的解讀文章裡談過什麼是過度干預,裡面我們還談到了一個例子:

一個人每次生個小病都吃抗生素,這一舉措表面上看是件好事,因為抗生素能消滅體內的病菌,讓他的病情痊癒。

但與此同時,此人的身體也喪失了鍛煉免疫系統的機會,久而久之,免疫系統的能力因而退化了,結果他變得更容易生病了。

再舉一個例子:

1988年6月在美國黃石公園發生了一場罕見的大火災

這場火越燒越大,幾千名森林消防隊員傾盡全力,甚至連軍隊也參與了滅火任務,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卻仍然無法把火撲滅。

一直到當年的第一場雪的到來,這場火才逐漸受到控制,並在當年的11月熄滅。災後統計,整個滅火工程總計費用為1億2千萬美元。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森林大火呢?

因為從1890年起,黃石公園就對火災採取了零容忍政策,他們認為森林起火是對生態系統有害的,所以只要哪裡有火苗,他們就馬上過去把它撲滅。

但這是錯誤的。因為森林的小火其實也是一種自然生態,能對森林的生態系統起到有益的清理作用。

每一次的小火,都可以幫助清理林下層植物和死亡的植物(它們堆積起來會變成可怕且迅速的易燃物),也使一些重要的樹種減少營養競爭者。

而如果你把森林裡每個火苗都撲滅,對森林過度干預,森林中的易燃物質自然就會堆積的更多,到發生森林大火的時候可能就根本控制不了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