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結婚新聞,英國哈利王子走出喪母之痛,3年前做的「這件事」更值得全民擁戴

2018-05-16 07:20

? 人氣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那些未被承認與看見的悲傷,在長期累積後變成了憂鬱症、暴力攻擊、飲食失調、毒癮酒癮,或是自殘等等。(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當社會無法接納,我們只好麻痺情緒

要能夠感受情緒,就必須要讓自己願意脆弱。但是在一個處處強調競爭、比較、與要成功的社會中,脆弱並不被接納。於是,許多人不願意讓自己去碰觸情緒,他們築起一道牆,把所有情緒都丟到牆後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男性來說,要能夠讓自己脆弱地感受情緒更不容易。美國休士頓大學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專門研究脆弱(Vulnerability)與羞愧感(Shame),她指出,這個社會形容「男子氣概」的條件包含了「勝利」、「暴力」、「控制情緒」、「工作成就」、「權力比女性大」,以及「追求名利地位」等等,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像個男人」,你就絕對不能展現出自己脆弱的一面,所以,任何情緒都應該要埋藏起來,不能讓別人發現你在掙扎,不然會很丟臉。於是,身為英國皇室成員的哈利王子,更需要封閉所有情感。

在台灣,我們稱那些外在成功、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人為「人生勝利組」,然後稱呼那些沒有擁有外在成功條件的人為「魯蛇」,這樣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更強調了除了勝利之外,其他都等同於失敗、沒價值。於是,每個人急著展現出自己完美的一面,深怕脆弱的那一面露出來,自己就被標籤為沒價值的那一群人。

為了不去感受情緒,我們發展出各種麻痺情緒的方法:埋首工作讓自己忙碌得不可開交、整天沉浸在社群網站中、吃東西、購物、沉溺在電玩中、不斷參加各種聚會或派對、或是成癮於酒精或藥物。

當我們越忙著沉浸在外界的各種活動和刺激裡,就越不需要進入到自己的內心世界──去傾聽與感受,你現在有哪些感覺?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每個人都有自己麻痺情緒的方法。(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給每個人一個空間,談論心理健康

二○一六年,哈利王子、哥哥威廉王子與妻子凱特王妃,三個人成立了一個英國推廣心理健康的組織「同心協力」(Heads Together)。在一個影片中,這三位皇室成員坐在一起,述說著談論心理健康的重要。

哈利王子提到,「每個人都不斷展現自己的生活很完美,這是很大的問題,因為當你認為其他人都過得很完美時,就會覺得一定是自己有什麼問題。」他說,「但是,如果你有一個家庭環境,可以讓你安心的談論這些情緒,一切就可以不一樣。」

可惜的是,很多人的生活中,並沒有這樣安全的空間可以談論。在我工作的大學諮商中心裡,有好幾位個案都說過,不敢讓父母知道他們在做心理諮商,他們說:「如果我媽媽知道,她一定會罵我。」「如果我父母知道,他們就會覺得很丟臉,或是覺得我有什麼問題。」

不僅不敢讓父母知道自己在做心理治療,我也看到許多個案在家中完全沒有人可以談論自己的心情。一位個案提到高中時經歷分手很難過,但是她的媽媽不但沒有關心她心情如何,反而把聖經抄寫在便利貼上,貼滿家中各個角落,因為媽媽發現她曾經和男朋友發生性關係。另一位個案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常常吵架,她覺得父母已經有夠多自己的事情了,她不想再成為他們的負擔,於是她從小就戴上「完美小孩」的面具,只表現出開心的一面,隱藏起其他負面情緒。另一位個案,從小發生任何事情就是先受到父母指責,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媽媽都會先罵她,說是她的錯。於是,漸漸的,她也開始什麼都不說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