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人生下一步怎麼走?心理師:拋開理性分析跟邏輯思考,「情緒」會告訴你…

2018-05-09 06:20

? 人氣

但這些理性的分析並沒有讓她比較好受,反而阻礙了她去感受。於是,這些情緒越堆越高,最後崩塌。在諮商室中,我看到許多個案長期壓抑與忽視情緒,而那些沒有好好被重視的悲傷、憤怒、焦慮越積越多,最後轉為憂鬱症、恐慌症、暴飲暴食、飲食失調、自殘、暴怒行為,或是需要用藥物或酒精來壓抑即將要潰堤的情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圖/pakutaso)
許多個案長期壓抑與忽視情緒,導致那些沒有好好被重視的悲傷、憤怒、焦慮越積越多,最後轉為憂鬱症。(示意圖/たけべともこ@pakutaso

面對情緒,你要做的就是去感受

「感受情緒」對許多人來說是一件很陌生的事情─很多人害怕去感受,因為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或是不知道在情緒來臨時,自己會做出什麼事情。

但情緒就像是浪潮,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讓情緒浪潮撲向你,然後去感受情緒經過身體的感覺,然後,情緒才能離開。

一位大學二年級的女孩,每次進到諮商室都充滿著笑容,微笑地跟我說一切都很好。但是,每一次當我邀請她去覺察身體的感受時,她就會開始啜泣,因為她感受到了壓抑在胸口裡的那一塊很沉重的悲傷。胸口沉重、胃攪在一起、臉脹熱、肩膀肌肉緊繃、心跳加速、或是覺得手腳癱瘓無力……,這些都是身體在傳遞訊息,告訴我們有什麼感覺,但我們常常忽略去覺察身體的訊號,忘記身體也和我們一起感受。

身為一位心理治療師,很多時候我也會想跳進「解決問題」的模式裡,在諮商室中,我用我的理性腦喚起個案的理性腦。但是,當我們急著「想」,就忽略了去感受,忽略了去陪伴那些儲存在大腦杏仁核和身體裡的情緒。

我也常常聽到個案說,「但是我不應該感到生氣,我怎麼可以對媽媽生氣?」「我不應該感到難過,我已經擁有這麼多東西了。」有這些想法跑出來都是正常的,我常常把這些想法想像成身穿厚重盔甲的武士,為了保護你不受痛苦,所以拿著盾牌擋在你面前,把他們心中認為的「情緒敵人」驅趕到牆後。

但是,情緒不是敵人,他們需要的是你的關注。你可以試著請這些忠心耿耿保衛你的武士給你一點空間,往旁邊站一點就好,讓你可以看到那面牆,讓你有機會走過去,蹲下來,輕輕觸摸悲傷、生氣、痛苦、焦慮,讓每個情緒知道,你看見他了,你會給他空間,好好陪伴他。

再怎麼努力「思考」,情緒並不會離開,你需要做的,是讓情緒浪潮撲向你,去感受,然後情緒才會慢慢流開。

(圖/pakutaso)
你需要做的,是讓情緒浪潮撲向你,去感受,然後情緒才會慢慢流開。(示意圖/たけべともこ@pakutaso

請暫停一下,和情緒待在一起

某次在一個課程中,講者邀請在座的人,眼睛閉著,從坐在椅子上,緩慢地站起來,過程中去感受身體站起來時,是用哪一部分的肌肉?站起來後,就這樣站著,去感受站著是什麼感覺?

我記得當時─站著卻什麼都不做─讓我感到很焦慮不安。通常站起來是做任何行動的第一步,像是站起來要走去廁所,而當站起來什麼都不做,好好站著,這對我是一個很陌生的感受。

我邀請你,下一次當情緒來臨時,就像「好好站著」一樣,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要去感受情緒。先放下想要責備「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或是想找解釋或理由的想法,去靜靜感受,你會怎麼描述身體的感覺?悲傷在哪裡?憤怒是什麼樣子?心碎是什麼感受?

當然,用健康的方式調節情緒很重要,但是我要邀請你,當下一次情緒來臨時,請暫停在那裡一會兒,和你的情緒待一起。

先暫時拋開理性與邏輯,不用去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也先放下平常情緒一來就立刻做的事情,不要急著傳簡訊或是打電話給朋友訴苦。一切都先暫停一下下,去感受你的情緒,感受悲傷、生氣、害怕、焦慮、受挫……,與你的情緒待在一起,一下就好。

願意去感受,需要很大的勇氣。勇氣並不是「不害怕」,而是願意去面對自己真實的感受。

而我邀請你去感受,因為唯有去感受,情緒才能告訴你,人生下一步要做什麼決定。

(圖/pakutaso)
勇氣並不是「不害怕」,而是願意去面對自己真實的感受。(圖/pakutaso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留佩萱(原標題:去感受的勇氣)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