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會考》面對「落落長的」素養題怎麼辦?學生應養成9大閱讀能力,才能輕鬆戰勝大考

2022-05-20 16:47

? 人氣

所以不如將「素養導向評量」時代的來臨,視為孩子對未來的準備。單純的計算能力,已經不足以應付數學科了。僵化的知識背誦,愈來愈不易在大型考試中取得優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何養成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逐漸形成不分學科不可忽略的重點。

若能從國小開始打下閱讀理解基礎,國、高中之後才容易深化。否則在新課綱裡,甚至全世界教改的脈絡下,讓孩子感到辛苦的,將不只有國語(國文);素養導向題目勢必出現在各科的評量裡,孩子將面臨因閱讀力不足所導致的學習挫敗。

每年五月全國國中畢業生要面對的教育會考,早早就揭示大型考試命題方向了:內容多元化、形式多元化。

「具備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是新課綱推動後,大型評量所要檢測的重點。

「長文本」和「多文本」的閱讀力,是值得推薦的策略。前者培養閱讀長題幹的耐性、後者訓練各領域知識內容融合雜揉的能量。

循序漸進的幾個能力,從單純的讀字,到能建構自己觀點,甚至拿來解決生活問題, 這才是素養導向教育(同時也是世界各國的教育改革)想帶給未來國民的能力。

長年的教育現場觀察,以及因從事教育行政工作對新課綱的理解,我認為關於閱讀理解,有幾個循序漸進的能力:

1、能看字:對字詞有基本的理解和知道如何使用。

2、能看很多字:有耐心看長文,並從中查找訊息。

3、能看不同類型內容組合起來的字:可閱讀不同主題的文字並了解文章意義。

4、能說出看了什麼:在閱讀之後,能用自己的話語表達。

5、能評價看完的字:能對看過的文章提出評價或批判。

6、能提出自己的觀點:在評價之後,也能建構自我觀點。

7、能試著找出不同的觀點:除了文章和自我觀點,可以理解其他不同的討論視角(例如新聞事件、歷史事件等)。

8、能比較各種觀點的差異:具備歸納或推導能力,知道各種觀點的論述角度和優劣。

9、這些觀點,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素養教育的目的就是任何的學習和吸收,都要回到生活脈絡運用。

教育當局確實盡力透過各種計畫培訓老師增能,也期待老師在教學上引導學生逐步發展出成熟的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

面對素養導向評量,父母可以做什麼?

父母可以做的,是在家裡擔任孩子的學習引導者和最溫暖的陪伴者,一面鞏固每個學習階段該基本學會的,一面慢慢帶入閱讀理解的掌握:層遞性的鼓舞孩子,從「我愛看」、「我看得懂」、「我說得出」,到「我知道哪裡不一樣」,最後進化成「這可以解決我的什麼問題」。

家長都期待孩子可以「享受閱讀」,甚至「大量閱讀」,這些都還不是「閱讀理解」。但所有長久的閱讀活動,都是奠基在孩子的「喜歡閱讀」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