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儀從中國來時衣衫襤褸、一年半後變超富裕,台灣人卻越來越窮…美國記者眼中的228

2018-03-24 09:30

? 人氣

在戰爭結束時台灣有五個水泥場還在運作。美國凱澤[1]派出技術人員勘查,認為台灣的水泥除了能滿足台灣本身的需求,實際上還能供應中國全部的重建計畫。但當局卻發現把台灣的煤賣到上海或香港更有利可圖,因為在那裏他們更能討價還價得到中國現金,用來進口奢侈品與投機炒作外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發展糖業的經費被用來重建糖廠鐵路與修復一些煉糖廠,但政府卻拒絕付給蔗農足夠的價錢,所以幾乎沒有種植。儘管如此,當局似乎很滿意,因為這些糖廠鐵路可載送旅客,看似有立刻的收益,也無行政上的問題與頭痛的事。

除了無法恢復損壞的工業與搞砸大部份日本人留下來還能運作的產業,行政長官陳儀與其黨羽進口了一個腐敗的政府,把貪汙、群帶關係等所有中國省分的糟糕傳統,加在一群已正常啟蒙的人民身上,這群人已習慣的生活方式已遠高於他們大陸的表親。在這一年半裡,生活水準提高的只有那些官員,他們從中國來時衣衫襤褸,現在光鮮亮麗,但在這同時,台灣人卻一日日變窮

高壓政權的仇恨

完全錯誤的統治加上前所未有的經濟控制讓一般台灣人謀生更加困難,結果就是產生對政府的仇視。這充分說明暴亂從台北蔓延到其他城市的速度,尤其以一個事實來看,除了一個例外在最南端外,這些暴亂從來沒有出現武裝。不管在台北或基隆,這兩個最早與被最嚴厲鎮壓的城市,沒有記錄顯示有任何一個台灣人是武裝的。

南部是重工業的所在,也有大量的學生人口,民間確實存有相當數量的日本武器與彈藥,有報導指出,這個地區不同的地下領袖曾經計畫革命,但後來認為發動革命可能還必須再等幾年發動,因為尚未準備好如何利用全島的暴亂。報導指出,三千名未來的革命份子逃入原住民居住的山區。儘管他們的革命暫時被壓制,但可以預測這些人將持續地、不定時地對政府製造麻煩。

熟悉台灣事務的觀察家相信這些原住民將會幫助與安置這些革命份子,以至於政府必須長時在南台灣駐軍。自從中國控制台灣以來,原住民與軍隊的衝突持續不斷。日本在1935年的原住民起義後改變策略,不再企圖控制,而任由他們生活在山區,也允許他們下來做生意,一般認為這樣和平共處相當有進展。

歷史爭議

以中國現今的狀況來看,不管在經濟上或政治上,希望有任何建設性的做法為中國拯救這座島嶼已經很渺然。台灣人指出,中國對台灣的主張只是一個歷史主張,不多於日本人、荷蘭人、葡萄牙人、或過去在台灣的沿海岸設立貿易站的不同貿易商。他們已經受夠中國人18個月了,不想要更多了。他們希望聯合國託管,如果失敗,台灣人說,很明顯地他們未來的歷史將充滿類似的起義,對抗來自大陸的統治者。

[1]美國最大水泥廠,Kaiser Permanente Cement Plant.

An Executive Account of Taiwan's Blood Bath As Detailed by Eyewitnesses”,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March 29, 1947(圖/想想論壇提供)
(圖/想想論壇提供)

原文:”An Executive Account of Taiwan’s Blood Bath As Detailed by Eyewitnesses”,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Volume 105, Number 5, PP 115-117.   March 29, 1947.

作者:約翰包威爾 John W. Powell/譯者:李中志

本文上篇為:228事件那年,台灣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這位美國記者用第三方視角告訴你

作者介紹|李中志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電腦科學教授、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會員。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台灣的血浴 Taiwan’s Blood Bath (下)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