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就是自由嗎?他分析康德的理論,原來我們完全搞錯自由跟放縱

2017-10-20 16:54

? 人氣

真正的自由,就是你知道這件事會帶來快感,但是你卻願意選擇另一條路,你在當下做出的選擇,就是自由的。

讀者來信

麗絲,你好。我是一個國二生。最近老師一直提及「自律」,也要求我們學會自律。但是我不懂到底怎樣才算自律呢?如果說是要擬定時間表,但一天中有那麼多不確定的因素,如果時間上受到影響又該如何按照計畫進行呢?自律的習慣又該如何養成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像我在學校成績一直是中上,有時候可以衝到前面一點,但我必須老實說,在讀書的時候還是會受到手機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應該如何去避免甚至是做到完全不受影響呢?自律和效率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律師回覆

孩子,在談自律之前,我們來談康德,跟感冒膠囊無關,但是跟哲學有關的康德。不要看到康德就按上一頁,這是一個很值得瞭解的概念。

康德認為,自律就是自由。自由,很好理解,一個人可以決定自己要做什麼,這就是自由的。但是自律為什麼就是自由?舉例來說,如果你覺得毫無節制的上網,就是自由的,康德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這是放縱,不是自由。讓自己一直沈浸在上網中,最後的下場就是傷害自己而已,你可能會忽略身邊的一切現實,卻沈溺在虛幻的世界裡。真正的自由,就是你知道這件事會帶來快感,但是你卻願意選擇另一條路,你在當下做出的選擇,就是自由的。

再舉一個例子,麵包很好吃,我也現在也還是這麼覺得,但是無限制的吃麵包,曾經讓我的體重持續上升,健康持續下滑。所以,如果我可以選擇無限制的吃麵包,我應該自律,少吃一點就好,還是繼續放縱自己?你應該可以知道我的答案。而當我選擇了不要無限制的吃麵包,你覺得是自由,還是自律?

或者我用另一個面向說明。就像是行善,如果你每天扶老人過街,是因為老師的要求,這時候就不叫做行善,道德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道德是一個人理性思考以後的自主決定。你沒有思考,只是因為別人要求,或者因為有報酬,所以才做善事,這不是行善。如果你自己決定做善事,而且知道什麼是善事,這才是自由的。而當你傷害別人的時候,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這就是你的理性在告訴你,你是不自由的。因為人之所以配得上尊嚴,就是因為知道怎麼做出正確的選擇。

可是,這樣我們都不用接受教育,也不用聽老師的話,更不用學法律,不是嗎?反正人可以選擇、可以自己判斷,成為自己的主人,自己制訂規矩,而且遵守,就是自由,這樣不就是自律?

孩子,這樣還是不行。因為「自律的殿堂,必經他律的大門」。有些事情是人類的本性,我們知道不應該這麼做,所以很容易判斷是非,建立自己的道德體系。但是更多的事情在模糊地帶,你得要透過學習其他人的看法,才能逐步建立自己的。

所以當老師告訴你,不要過度使用手機,你自己要先想一想,他的理由是什麼?然後你自己再判斷,跟通訊軟體結合在一起,有什麼好處與壞處,做出決定以後,你的決心才能持久。就像是減肥一樣,如果你只是為了別人的審美觀,那是無法持續,也沒有必要的,你必須為了自己的健康,有了這樣的決心,才有辦法貫徹實行,選擇節食,或者運動。

從自律的觀點來看,你該怎麼擬定自己的時間表?依照我以前念書的經驗,就是先找出自己需要加強的學科,然後理性、謹慎、客觀的把自己的時間做安排,接著要求自己實踐它。當實踐以後,你可能會覺得滯礙難行,那麼就修正它,直到你適應這樣的計畫為止。或許當中你會遇到很多誘惑,例如約會、手機、上網等等,但是你必須要想清楚,你現在唸書的目的是什麼?你做的選擇是不是對的?你是不是為了某項目標在奮鬥?

如果是,你的自律就會提醒你,當玩得過火時,該回魂去唸書了。如果你根本找不到唸書的動力與目的,或者你根本就討厭唸書,那麼找出你自己的理性,想要往哪方向走,這時候你就會擁有更多的力量自律。

這樣你可以理解嗎?就像是戒掉看手機的習慣一樣,如果你遇到喜歡的女生在你面前,你怎麼可能還會想要滑手機?多看她兩眼都來不及了,不是嗎?而如果你覺得某些誘惑擋住你認真的決心,那麼肯定這個誘惑比起你想要的目的重要太多,所以才會這麼選擇,因此才會無法自律,這麼說沒錯吧?

所以,找出你為什麼要埋頭苦讀的原因吧!如果找不出來,或許你根本不適合唸書,可以去做更多有趣的事情。當你找到這份讀書或不想讀書的原因,你就會有熱情,有了熱情,就會有自律,一旦可以自律,就會有效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呂秋遠臉書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