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旅遊時總感特別積極充實?別等意識到「時間有限」,現在就該開始樂活到最後!

2017-09-22 15:10

? 人氣

放心,本文章不是談旅遊時死亡,或遇上空難海難之後,吃不吃了旁邊那個叫家明的人來生存之類的事 ── 我只是想談談自己對旅遊的一些經驗反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旅遊 mode?

不知道大家會否跟我一樣,去旅遊時會進入了另一種狀態?

平時在香港的我,十萬億個頹廢,每天睡至日上三竿,就算不逃課也是遲很多才回到學校,每天只想在家裡睡多一點、看多點電視、玩多些電玩,工作則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做。身在外地則來個 360 度…… 不,180 度轉變,積極得不得了,八時起床也覺得自己遲了,每天都把可以做的事、可以去的地方都盡量做、盡量去,由朝早到夜晚十多個小時一直在不同的地方遊轉,好像開了外掛有無限體力似的。

我十分喜歡出遊。多得近年廉航的興起,這一兩年次數比較多,就慢慢發現每次自己出遊時就會進入以上的狀態。就算不是平常的旅行,身在外地都會自動開動了這個模式。想當年(即是上年),我到北海道大學作交流生,每天九時半的課竟然沒有遲到!(幾分鐘不算啦~)作為「遲到大王」的我連我自己也驚訝……

然後我就在想,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圖/pixabay)
旅遊的時候好像都會活得比較積極、有活力。(圖/pixabay

時間有限?

我相信很多人也會這樣回答:「達哥都說,去旅行當然去到盡啦!這幾天不去就要回家去不到了!」

應該是吧?因為時間有限,我變得十分珍惜在外地的每一分每一刻,花盡心機安排行程,把每一天的行程排滿,甚至沒有行程也會在街上亂逛。可能你外遊時不會好像我一樣日行千里,而是在酒店或渡假村休閒地渡過,但這不過是大家的興趣或目標不同,都在珍惜時間:我在爭取時間遊玩,你在爭取時間渡假。

或因為這樣,有些人說旅行可以「尋找自我」。我覺得這個十分文青的說法有點誇張,但出遊時的確可以發掘或展現自己的興趣。近十多年,「自遊」的旅行方式盛行,我們可以不參加旅行團,而自己一手一腳決定行程。我們不用跟着指定時間到指定地點的安排,而是自己想到哪裡就到哪裡。你就會慢慢發現自己是喜歡什麼的人:有人會去瘋狂購物、有人會去探索自然景觀、有人會去參觀歷史古跡、有人會到不同類型的咖啡店、有人會去尋找當地美食、有人會享受高級酒店設備,各適其適。當然,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也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不過或許我們在所居住的地方,學業、工作等等已經令你覺得沒有太多時間和心力去做這些事情。

(圖 /Moyan Brenn @wikimedia commons)
旅遊時因為知道時間有限,所以會盡力多做點自己想做的事。(圖 /Moyan Brenn @wikimedia commons)

但是如果你知道時間有限,或許你會有多一點心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在北海道大學的時候,就算每天由上午上課至黃昏十分疲倦,我也一堂沒有缺席,因為我珍惜在這裡學習的機會。在我就讀的哲學系,以我的觀察,從大陸來港讀書的研究生準時畢業的比率也比本地研究生高很多(笑),或許他們本身就是很勤力很聰明的人,或許因為人在外地,對「時間有限」意識高很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