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能產業,我們真的準備好了?他道出台灣得為「非核家園」付出的代價

2017-08-21 11:58

? 人氣

如果重啟爐灶,來發展離岸風力發電自主產業呢?國內外研究認為,臺灣海峽上聚集了數個世界頂級的風場條件,於是政府規劃了在2025年要達到3GW的容量,而一般來說離岸風機單位造價約為陸域的2~4倍,若是以3倍來計算,將近需要9千億的投資,面對這麼大的內需市場,做得起來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老實說,還是很難。

攤開離岸風電的國際產業鏈圖就會發現,在這裡面玩的都是富可敵國、喊水會結凍的國際知名企業,無論是研發資金、專利技術都不是我國企業所能望其項背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政府從原本要組國家隊,變成現在的國際合作。或許有人會問,英國也沒有自產風力發電機啊,離岸風電不是一樣玩得嚇嚇叫?這是因為英國一開始就很清楚自身的強項是在過去北海油田開採經驗中,所累積下來的相關海事工程技術,而這個技術,是離岸風電產業的關鍵能力。但反觀臺灣,我們當下又擁有了什麼是離岸風電中「捨我其誰」的關鍵技術呢?

再來,在臺灣喊要投資離岸風電產業的,主要是以電廠開發商為主,他們專長在經營電廠,實著眼於我國高額且穩定的躉購電價保障與尚無限制的容量上限。相較於德國、英國、丹麥等離岸風電大國所陸續引進新的市場競爭模式,我國補貼制度設計仍處於十分落後且無效率的階段,所以才會引來諸多國內外再生能源掮客在其中穿梭尋租。

日前行政院長林全提到,要以500座離岸風機取代核一、二廠每年約252億度的發電量,根據民國106年的數據,離岸風機躉購費用每度為6.04元,20年下來共計需花費超過3兆4百億,這些都必須反映在你我的電費帳單上,且絕大多數都可能流到國外廠家手中。換言之,如果臺灣尚無在離岸風電領域具足以形成出口產業的可能,就以目前全球離岸風電尚處於產品導入與成長階段,單位發電成本高且技術仍未成熟,或許應待些時候再導入成熟產品,才更能符合成本效益,並為消費大眾省下一筆可觀的電費支出。

另一頭,因為價格與氣候因素,從不被國內市場看好的太陽光電產業,太陽能電池廠商卻能善用半導體技術的優勢,一路過關斬將,做到全球產量第二大,這幾年更是大舉回銷國內。

臺灣為什麼賣不了風力發電機,卻在太陽能電池上大放異彩?我們或許可以從臺灣主要貿易商品的四大特色,看出一些端倪:

標準化

大規模量產

適合長距離運輸

性價比高

以上特徵實已反映出我國因為內需市場有限,所以必須仰賴大量外國市場的不爭事實。同時我國企業多屬中小企業,較難承擔新技術、新市場的開發風險,所以投產的商品會更傾向於相對生命週期成熟、市場需求明確、階段性改良並宜採以量取勝的銷售策略。而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國的科研人口有限,確難在所有科學或產業創新領域表現都能出類拔萃。相較於風電產業所需的重電、重工基礎,太陽光電無論是商品特性或核心技術其實都更符合我國既有產業特徵。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