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財產是為孩子好,還是勒索他們孝順?管理教授談「遺產」:存也要想想為什麼

2017-03-02 11:54

? 人氣

擁有理財能力是一個開始,但主動性呢?退休人士的一份調查顯示,大部分的人覺得年輕時要是有多存一點錢就好了, 那麼當初為什麼沒存?

這個問題,讓人忍不住想起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年輕時的名言:「主,請讓我禁慾,但不是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想遵守美德,但為了某些原因,老是拖拖拉拉不去做。我們真心知道應該減重,也應該多運動,但實際上卻沒行動。每個人都有想自律但失敗的時刻。然而,預期壽命增加時,無法自律的成本也將增加,後果會跟著每一個人更長的時間,也因此一定得平衡「目前的行動」與「未來的需求」。不只是理財時自律很重要,還得把「現在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放在一起看,若想過豐富、有意義的百年生活,生活中的其他面向也是一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社會科學近日流行研究「自我控制為什麼會失敗」。這個主題結合了神經學、心理學與經濟學。各位可以把自我控制, 想像成大腦各區在拔河。大腦相對近日才發展出來的前額葉(prefrontal lobe,十五萬年前),讓人類不同於其他物種。前額葉在認知理性思考與長期規畫兩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大腦中這個近日出現的理性區域,還受其他腦部區域影響, 包括出現時間較長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邊緣系統負責與情緒、直覺相關的反應。簡單來講:前額葉告訴我們,做事要考慮到自身的長期利益,然而邊緣系統催促我們做出會立刻發生影響、立即得到滿足的決定。有人用大象和騎象人,比喻前額葉與邊緣系統之間的拔河。想像一下,一個小小的人, 坐在一頭巨象背上,試圖控制大象的行動。有時,人和大象想去相同的方向,然而大象要是選擇別條路,大象的欲望會獲勝。

從人類歷史來看,受邊緣系統掌控,屈服於立即得到滿足感,情有可原。生命艱難、殘忍又短暫時,不如及時行樂。然而, 人類既然壽命長了,把長期決定交給理性的前額大腦,不是更明智嗎?

心理學家從大腦的角度看立即的欲望, 經濟學家則從「跨期選擇」(intertemporal choice) 與「偏好當下謬誤」(present-biased preference)的角度分析。一個常見的偏好當下謬誤,是心理學家理查.赫恩斯坦(Richard Herrnstein)與經濟學家大衛.萊布森(David Laibson)所探討的「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

「雙曲貼現」的意思是說,整體而言,人們短期會出現缺乏耐性的行為,但在做長期規畫時則展現耐性。各位可以想像一個經典的雙曲貼現例子:你會選哪一個?今天就拿到一百元, 還是下週拿到一○五元?另外,如果是一年可以拿到一百元, 和一年又一週可以拿到一○五元,你選哪一個?很多人選今天就拿到一百元,不會等到下週拿一○五元,然而問題二,幾乎每一個人都選一年又一週拿到一○五元,不選一年拿到一百。換句話說,我們缺乏短期耐性,但卻計畫想要有耐性。

然而,等時間到了,真的要執行長期計畫,長期的選擇又變成迫在眉睫的問題,我們再度失去耐性,結果就是我們修改計畫,該做的事晚一點再說。也因此等一年過去時,再度面臨現在就拿一百,還是再等一週拿一○五元的抉擇,此時我們會改變先前的長期計畫,現在就拿走一百元。

很多人無法存夠退休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存錢代表晚一點才消費─把今天的錢留給明天。然而雙曲貼現告訴我們, 我們會寧願今天就把錢花掉,不會等以後,雖然我們的確想替未來存錢。於是,等未來到了之後,偏好當下的謬誤再度出現, 再次選擇今天就消費,而不是存錢。換句話說,人類天生就喜歡說:「我以後會多存一點錢」,但每次都食言。

如果說雙曲貼現是人們無法好好存錢的主因,能否從這個原因下手,想辦法改變行為?雙曲貼現主要涉及三個因素:一、未能替未來的自己好好負責;二、有能力透過未來的選擇改變計畫;三、短期耐心VS. 長期耐心。我們可以從這三件事著手, 打敗雙曲貼現。

替未來的自己負責

再回想一下點心推車的例子。當下這個時刻的你,眼睛盯著推車上琳琅滿目的甜點,想著咬下那個看起來很美味的法式閃電泡芙,感覺會有多美好。你把那塊甜點放進嘴裡時,是在預期未來的自己,將想辦法修正現在多攝取的熱量。然而,輪到每一個未來的自己做決定時,他們看著甜點推車,也做了同樣的決定,再把問題留給以後的自己,一直持續下去。

如果要做出最好的規畫,我們得和所有未來的自己商量好,意識到自己要過很長的人生。知道今天的自己,將影響未來的自己,才可能讓百年生活過得好。我們可以靠「行為推力」(behavioural nudge),助自己一臂之力。各位可以想像,我們坐在椅子上規畫自己的財務時,其實像是在替「別人」規畫─未來的自己。或是再想像一下,如果八十歲的自己正坐在身旁,那個你,會希望你把什麼事納入考量?

一項有趣的研究甚至使用老化運算軟體,預測受試者年紀增長時的容貌。圖7.2 為其中一位研究人員的年齡增長運算結果,圖中可以看到他老年時的數位模擬長相。研究要求受試者想像,自己意外拿到一千美元,接著從四個選項中,挑出自己會如何處理那筆錢:一、替親朋好友買點好東西;二、投資退休基金;三、奢侈地玩一下;四、存進支票帳戶。看到自己老年模樣的受試者,存的錢是沒被老年影像「推一把」的兩倍($172 VS. $80),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顯然就算被推了一把,大家還是偏好及時行樂。

照著計畫走

替未來預做準備,有時代表得晚一點再享受,做長遠的打算。然而,我們經常改變決定、改變計畫。自動化的財務決定, 則讓我們比較沒機會改變心意。舉例來說,我們可以設定自動將活動帳戶的錢,轉到儲蓄帳戶。令人莞爾的是,自動存錢有效用,也是因為前文提到的家庭投資組合的慣性問題,只不過這一次慣性是好事─一旦習慣了,就會一直存錢。

我們預測,民眾愈來愈了解儲蓄心理後,市場上將出現協助自動存錢的創新金融產品。舉例來說,Acorns 這個財務軟體, 將簽帳卡或信用卡購物的金額化為整數,零頭存進投資基金。小錢累積起來的金額,不太可能幫上退休金的忙,不過可以減少儲蓄不足的問題。

經濟學家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與薛洛姆.班拿滋(Shlomo Benartzi)利用雙曲貼現設計過一項金融產品,把偏好現況變成好事。這項替員工量身打造的儲蓄方案叫「明天存更多」(Save More Tomorrow, 簡稱SMarT 方案), 擁有四個可以克服雙曲貼現等行為偏誤的特點:一、員工被要求從薪水中增加存入儲蓄計畫的錢,但未來才會增加。依據雙曲貼現原理,排定的增加時間愈晚,愈可能成功。二、只有在預計會加薪的情況下,才增加儲蓄金額;一般而言,人們不喜歡手頭的錢減少,但如果加薪了,可支配所得增加,能存的錢也變多,人們會更樂意拿錢出來儲蓄。三、未來每加一次薪,儲蓄率跟著增加,直到抵達預定的上限─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自動化決定。四、員工隨時可以退出這個方案。某製造廠試行後,參加SMarT 方案的員工儲蓄率從收入的三.五%,上升至一三.六%。此類方案試著把前文提到的人類偏好現況的心理, 變成協助存錢的好事。

以後市場上還會出現更多具備此類特色的儲蓄方案。當然,我們不需要購買這類產品,就能DIY 試一試,只需要設定銀行帳戶就可以了。成功的關鍵在於利用慣性,以及讓自己未來如果更改設定,就得付出一定成本。

保障老年的自己

財務規畫令人興趣缺缺的原因之一,在於我們得想像老年的自己。想到自己雞皮鶴髮又孱弱的樣子,令人不舒服。預期壽命增加、罹病率減少,大概會帶來較為長期的身心健康。然而,這只代表老態龍鍾會延後到來,不代表不會老。

雙曲貼現的概念,要我們替未來的自己著想,例如要健身, 要讓自己擁有更健全的財務基礎。除此之外,我們還得透過其他方式,靠著今日的行動保障未來的自己。證據顯示,理財能力會隨著年齡下降,尤其是分析思考方面的能力。舉例來說, 曾有研究請不同年齡的受試者,回答需要不同認知技能的問題, 結果五十歲以上受試者,出現分析能力持續遞減的現象;至於財務能力的高峰,則是出現在近五十歲至五十五歲上下。

前述的研究結果,顯然是「平均而言」,不能一概而論, 不過的確值得留意。良好的財務決策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經驗與知識,二是分析能力。年輕人擁有良好分析能力,但接觸金融產品的經驗有限;年長者經驗豐富,但分析能力下降。兩者相加的結果是,理財決策能力的高峰落在四十歲至六十歲之間,也就是經驗與分析能力同時表現優秀的年齡。

因此在中年擬訂理財計畫,是相當合適的年齡,不要等老了,才靠理財解決儲蓄不足的問題。

遺產的意義

前文計算各位需要存多少錢的時候,主要是替退休金與過渡期做準備,另外房貸、學貸與健康照護費用,也該納入考量。除此之外,人們儲蓄的一個常見原因是希望留下遺產。

對多數父母而言,知道孩子將衣食無虞令人安心。此外, 人類也有將財產留給後代子孫、藉此達到永生的強烈欲望。不過,究竟為什麼父母會留遺產給子女,研究策略性行為的經濟學有另一個「黑暗版」的理由:策略性遺贈動機(strategic bequest motive)。

簡單來講,父母可以在老年時,靠著讓孩子預期有得到遺產的可能性,操縱子女的行為與孝心,例如李爾王這著名故事。李爾王把王國分給兩個女兒高納里爾與里根(沒分給最小、最疼愛的三女寇蒂莉亞),希望可以就此安享晚年,不必再煩惱國政。然而,李爾王的財產一落入長女、次女之手後,兩人轉而對父親冷酷無情。莎士比亞悲劇或許不是最佳的實證證據, 不過現代的美國家戶研究,也指向類似結論。的確沒有證據顯示,現代人會如同李爾王的故事情節,為了財富與權勢挖去他人雙眼,不過數據顯示,年老的父母要是擁有可以贈與的大量財富,親子間的互動,遠遠較為頻繁。不過要強調的是,財富必須處於可餽贈、尚未被交出去的情況,才會有用。

不論是靠錢操縱兒女,還是為了錢而孝順父母,都很醜陋, 「策略性遺贈動機」的概念,令多數人感到不安。顯然除了遺產之外,人類親情還有更高尚的動機。長期埋首工作,把心力都放在累積金融資產,卻忽略家人,或許也讓人思考其他的策略性遺贈動機。二○○七年八月去世、死時一○五歲的布魯克. 阿斯特的悲劇故事顯示,人老時手頭有很多錢, 也不代表身邊一定會有親情。布魯克是阿斯特富豪家族的成員, 身兼慈善家、社會名流與作家。二○○九年時,她的兒子安東尼.馬歇爾(當時八十五歲)和遺產律師法蘭西斯.莫里賽因偽造文書(遺產)入獄。更悲慘的是,阿斯特女士顯然死前生活在骯髒汙穢的環境中, 被限制使用藥物,身邊孤零零的無人陪伴,也不能看醫生。工作與人生顯然得平衡,才能確保親朋好友的關懷是出於愛,而不是因為期待天上會掉下意外之財。阿斯特女士的故事提醒我們,我們的無形資產─親朋好友、興趣與熱情,才是一生幸福最主要的來源。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100歲的人生戰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