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故鄉在他鄉─凝視《海的彼端》

2016-10-27 07:00

? 人氣

以前的琉球人常在日本社會受到排擠,八重山的台灣人更受歧視。1972這年八重山的台灣人面臨了兩次巨大變局:5月25日沖繩從美軍佔領回歸日本,9月29日台灣與日本斷交,在這個關鍵年代,台灣移民如何自處?何去何從?為了避免這些台灣來的「華僑」,會隨著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被迫以「匪區」為母國,當時的台灣政府鼓勵八重山移民入籍日本,玉木一家也成為「日本人」,王木永改名玉木真光,王玉花改玉木玉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海的彼端》劇照06.JPG
《海的彼端》劇照。

《海的彼端》圍繞著王玉花,呈現一個移民的家族史,木永死後,玉花在他鄉外里獨自撫養七個子女長大。她講述這段異地謀生的艱苦生活,神情不亢不卑,十分淡定,「阮養母真無肚量,看咱真無(看不起我們)」,這些年的悲悽歲月,不堪回首,不過在她來說,以往生活上的種種不如意,早已煙消霧散,船過水無痕了。玉花不認識漢字,但能開口講日語,影片中可看到她講「沖繩腔」、「台灣腔」混雜的日本話,也有許多以台語跟台灣親戚交談的鏡頭,她講台語的口音是我熟悉的典型台灣底層婦女的語調。

《海的彼端》呈現台灣人的空間移動與歷史縱深,這些時空背景不是主軸,而是建構影像必須的要素。透過玉木這個家族的生活層面,顯現歷史、政治、經濟、與文化的時代環境,影片中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但敘述很流暢,一點也不會沉悶。除了剪輯戒嚴時期高官(魏道明、谷正綱)講些政治語言與戒嚴時期的口號,整部影片沒有強烈的意識型態與激越言詞,我感受到的是平淡卻又濃烈的美麗與哀愁。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看到一位沒有受過學校教育,面對拂逆,衰而不怨的堅強女性。她憂心忡忡的是,第二代不講台語,第三代不會講台語,玉木家族與台灣親戚親情的連結隨著時空的流逝,愈來愈淡薄,感到很無奈。

看了《海的彼端》之後第一個直覺就是:拍攝紀錄片似乎只要找到好的題材、適合的素人「演出者」,任何具中人之姿的編導都可以拍出一部感人的紀錄片,但仔細思考,編導與劇組如何尋找題材、找到說故事的素人?如何讓角色講話?如何建立影像論述脈絡?正是劇組──尤其導演最重要的功課。

《海的彼端》劇照02.JPG
《海的彼端》劇照。

黃胤毓導演非常年輕,以他在日本讀書、拍片的經驗,啟用玉木家第三代,也是日本著名重金屬樂團貝斯手玉木慎吾串場當說書人,慎吾的爸爸還特別提供珍藏的家庭錄影帶,是導演能拍成這部片的關鍵。影片的開始慎吾就彰顯石垣島台灣人的身分認同:「我是來自石垣島的台灣混血」,再以旁白、歷史及家庭影像串起一個大時代。也因為慎吾流行樂手的時尚感,整部電影多了炫麗的顏色,能從石垣的泥土中看到當代氛圍,不至像鄉土劇或鄉野紀錄片。

《海的彼端》影片中最生動的場景,是玉木家第二、第三代暗中籌劃第一代八十八歲壽筵的情節。米壽當天,玉花坐在橢圓形桌面中空可以旋轉的座椅,桌面上擺滿了子孫奉獻的蛋糕與賀詞。不知這是琉球風俗,還是玉木家想出來的,或者,是編導獻策?不管如何,這個場景增加了影片強烈的視覺效果。

回顧日治時期的台灣人移居石垣島,大概就如台灣頭搬到台灣尾謀生,或下港人到頂港打拼,都是國內自由的遷徙,比較沒有流浪他鄉的落寞心情,與故土之間還有臍帶的連結。戰後隨著日本帝國的崩潰,琉球與台灣變成一邊一國。台灣移民後裔有無止境的心情轉折。玉木家族數十年的變遷,現在的台灣人可能理解,也可能難以體會。

雖然如此,從東海岸凝視八重山,洪荒留此山川,做「移」民世界,海的彼端不及太平洋彼岸的遙遠。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