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對自己的父母施暴?日本榮格分析師:小時候父母太想把他養成「好孩子」

2016-09-12 08:00

? 人氣

身體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存在,既屬於自己,又不屬於自己。舉例來說,假設我的手臂因為動手術而切斷,這隻被切斷的手臂,就會被當成不屬於我的東西處理掉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無法控制自己心臟的跳動,也無法控制胃的運作。話雖如此,這些器官的運作並非全然與我無關,而是會配合我所處的整體狀況,採取適合的方式應對。我們以為自己可以自由地活動手臂,儘管如此,手臂有時也會因為緊張而顫抖、僵硬,變得無法順利活動。這麼一想就能發現,身體本身即包含了許多讓人思考人類存在的要素。

家庭暴力

忘記是什麼時候了,有一個青年用金屬球棒殺害了自己的父母。當然,這件事是他做的,但他卻完全沒有想到自己會做這樣的事情。「我不知道做這件事到底是誰的意志」,以他當時的精神狀況來看,他甚至想要這麼說吧?

近年來日本發生愈來愈多家庭暴力的案例,施暴的孩子一旦平靜下來,再問他為什麼要做這種事,他們多半自己也不清楚。實際狀況是,他們開始對父母施暴,就會陷入自己無法控制的狀態,停也停不下來。他們覺得用言語溝通無法表達,無論如何都非得施加身體上的攻擊。

家庭暴力最常見的案例是兒子對母親施暴,而且其理由與程度完全脫離常軌,因此在初期無法明確掌握家庭暴力的病理時,經常會被誤診為精神疾病。

這也代表家庭暴力的行為中存在著許多這樣不可理喻的部分。他們會因為母親的一點小動作或言語,就突然發怒施暴,但其他時候完全就像普通人一樣,也擁有清楚的判斷力。

有時候,如果把青少年時期想成正在把原本建造好的一棟屋子打掉重建,就會能清楚理解他們的行為。

孩子在小時候建造了一棟適合孩子的屋子,但這只是一棟臨時小屋。孩子以這棟小屋為基礎逐漸完成工作,最後這棟小屋也毀壞,必須建造一棟新的屋子。當然,臨時小屋如果不夠堅固,會妨礙工作的進行,但如果臨時小屋蓋得太牢固,就像真正的屋子一樣,重建時就會很辛苦。

大部分會在家庭施暴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在建造臨時小屋時,都莫名地太過積極,把臨時小屋建造地太像真正的屋子,因此破壞時就需要相當程度的「暴力」。換句話說,很多家庭暴力的案例都是父母在養育孩子時,太想把他養育成「好孩子」,最後打造出縮小版的大人。

我再繼續用改建房子當比喻,這個問題也可以用下列方式說明。

改建房子時,想把房子蓋得愈大,地基就必須挖得愈深。因此,如果地基挖得太深,發生問題的可能性就會變得更大。

換句話說,現代的孩子與從前相比,因為地基挖得更深,所以非常辛苦;如果用心理的說法來說,就是現代的孩子遇到的心靈問題更深刻。舉例來說,某位高中生在面對母親時,面對的不是身為個人的母親,而是她背後具備「母性」這個要素的深淵。

換句話說,這位高中生被迫與自己心底深處的母性原型對決。這時,即使母親若無其事地進入他的房間─這個行為客觀來看確實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個孩子也會理解成是怪物或其他什麼東西「入侵」,而他為了與這個怪物「戰鬥」,必須使用暴力。

事實上,他戰鬥的對象應該是內心的母性原型,但表現在外的,卻是他在對抗母親。

當然,青少年為了成為真正的大人,必須親自與這些深刻的問題對決,而前面提到的象徵性弒母,則終須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完成。

他們因為做不到這點,才會做出對母親施暴這種蠢事。我們大人必須充分理解由此而生的問題層次有多深。生活在現代的青少年,內心存在著相當深刻的裂痕,甚至達到精神病的程度。

如果我們不清楚這點,企圖簡單處理家庭暴力的案例,多半不會順利。此外,我們也必須了解,即使很多現代青少年沒有在家庭裡施暴,他們也仍然有不知該如何療癒的深刻裂痕。而這樣的課題,也不是「只要解放心中的壓抑即可」這種單純思考,就可以處理的。

作者|河合隼雄

1928-2007,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畢業於京都大學數學系。1962年赴瑞士蘇黎世榮格學院學習,是第一位取得榮格分析師資格的日本人。持有世界沙遊學會執照,為該會創始人之一,也是日本沙遊治療的主要推動者。曾任京都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長、日本文化廳廳長、日本臨床心理醫師學會會長、京都大學榮譽教授等職。

本文授權轉載自心靈工坊出版《轉大人的辛苦:陪伴孩子走過成長的試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