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麽,每當我遇到了什麽麻煩,我的媽媽的第一反應不是安慰,不是提建議,而是罵我。
「又感冒了?叫你多穿點你不聽!」
「這次沒考好?我看你這人就是心太野了!」
「跟男朋友吵架了?叫你別那麽任性你不聽,你那脾氣誰受得了你。」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的手機被偷的時候。我借了別人的手機,打電話把這件事告訴媽媽,提醒她如果有人發短信要錢的話不要相信。
媽媽把我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你怎麽這麽不小心!說過你多少次了,沒有一次聽進去,這下好了,手機丟了吧?」
「手機是被小偷摸走了,又不是我把它掉馬桶裏了,難道是我的問題?」
「要不是看你大剌剌的樣子,小偷會挑你下手?」
「那我要怎麽辦?請個保鏢?」
那次吵架之後,我們冷戰了很久。
我感覺在她看來,我遇到的任何問題,都是因為我有問題。
生氣也許是因為不知道還能怎麽表達自己
後來有一年春節,爸爸說要跟幾個親戚朋友打牌,晚些回家。媽媽對著電話怒吼:「就知道跟一幫狐朋狗友瘋玩!早點回來吧你!」
放下電話後,她對我抱怨:「你爸總是這樣,一打牌就不知道時間,大半夜開車回家多不安全啊。」
我感到很奇怪:「如果擔心爸爸,為什麽不直說,還跟他生氣?」
媽媽愣了一下,說:「那麽大個人了,有什麽好擔心的?」
但是,看她剛才的樣子,明明很擔心啊。
我忽然想起丟手機那次,似乎明白了什麽。
印象中,媽媽從來不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也不會主動詢問別人的感受。她只會提醒我和爸爸,天涼了要多穿點,出門在外註意安全。但是,如果我們遇到了什麽問題,她就會大發脾氣,指責我們為什麽沒有聽她的話。
然而實際上,她也許並不是生我們的氣,而是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擔心而已。
令人情緒失控的不是事件,而是對事件的理解
在我們的文化中,「刀子嘴豆腐心」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反而帶有些許褒義,彷彿只要一個人的心意是好的,說什麽都可以原諒。
但是我並不認同這點。
溝通本來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在衝動之下,人們很容易說出一些傷人的話語,這反過來又引發了對方的誤會,矛盾就是這樣不斷深化的。
有人可能會說:「但我就是控制不住情緒啊,氣頭上什麽話都能說出來,過後自己也覺得不該這樣。」
要想更好地控制自己,首先要學會覺察和接受自己的情緒。比如我的媽媽,她似乎覺得擔心是「不對」的,又沒法真正放下那種擔憂,只好把氣撒在別人身上:都怪你不聽我的。
覺察和接受了自己的情緒之後,我們就可以利用多種策略有效調節情緒。例如,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的 ABC 理論認為,激發事件(activating event)要經過個人信念(belief)的詮釋,才會產生情緒和行為後果(consequence)。也就是說,直接引發情緒的不是事件,而是我們對事件的理解。
如果學會識別不合理的信念,換一個角度進行思考,我們的情緒也會隨之得到改善。比如,父母對子女發火的時候,背後的想法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一種常見的想法是「他竟敢不聽我的話」;但是如果能意識到「他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可能是我的態度讓他產生了逆反心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憤怒,讓溝通更加順暢。
學會傾聽與學會好好說話同樣重要
同樣,按照前面的 ABC 理論,令你生氣、難過的不是別人的批評,而是你自己對批評的理解。
如果你也有一個愛指責你的親人、朋友或者同事,可以試試用著名心理學家戴維‧伯恩斯提出的辦法化解爭吵。
Step 1:移情
不要急著為自己辯解,先努力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設法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如果對方貶低你,給你貼標簽,那就問問他具體是什麽意思——你做了哪些讓他不滿的事情?這讓他產生了怎樣的感受?
這個步驟可以幫助你將討論的重點轉移到具體事件上,用解決問題的態度展開理性的討論。
Step 2:消除對方的敵意
不管對方怎麽指責你,先不要反駁,想方設法認同他的部分觀點,這樣對方通常會很快平靜下來。
哪怕你覺得對方完全不可理喻,也要記住,他有權表達自己的憤怒。
爭吵的時候不要糾結於誰對誰錯。伯恩斯說:「只要你能平息對方的怒火,你就是勝者;而且在一般情況下,對方也會認為自己勝利了。」
Step 3:反饋和協商
你可以表達自己真正的看法和感受,和對方一起探討解決方案,記住要對事不對人。
如果對方還是重覆指責你,在細節上死死糾纏,那就有禮有節地重覆自己的回答,堅定立場,直到對方耗盡精力。
在家庭生活中,還會有很多因為溝通或者情緒處理不當而導致的其他矛盾,這些問題根深蒂固地紮根在我們與最親密的家人之間,妨礙了愛的傳達。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在我媽眼裡,我遇到的任何問題,都是我有問題)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