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市場勞工跟觀光客,未來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東南亞視野?

2016-05-14 07:30

? 人氣

其次,雖然來自印尼、菲律賓與越南的外籍移工會大幅減少,但是整體外籍移工的數量不會等比例減少,而會有另一群外籍移工進入。由於印尼、菲律賓與越南的經濟發展、政局安穩、工作機會增加等因素吸引移工返國,這個空缺將可能由其他東南亞與南亞地區經濟發展仍屬後段班的國家而來,如緬甸、柬埔寨、孟加拉等國。其中我國政府一直以來都希望拓展緬甸作為外籍勞工來源的另外一國,而孟加拉則是有大量移工在中東地區、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就業,故若台灣未來與東南亞關係更為密切且建立起「伊斯蘭友善環境」的話,將可以吸引其他國籍的外籍勞工前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後,未來雙方人員往來的人次將會增加,其中以觀光、留學與技術交流為目地而來的東南亞人將會增加。由於目前我國僅對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國民給予免簽證待遇、給予汶萊國民落地簽證待遇,這也連帶影響到我國國民前往東南亞地區的簽證事宜。未來倘若雙方放寬彼此的簽證規定,或是東協境內建立類似歐盟「申根簽證」的機制的話,將有助於雙方人員的往來。20年後或許可以上看180萬人次的互訪。

「新南向政策」的立意與隱憂

01.jpg
準總統蔡英文。(圖/fzhenghu@flickr

在準總統蔡英文所提出的外交政策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謂的「新南向政策」,範圍除了東南亞之外,更拓及印度、伊朗等國。「新南向政策」的目標是要修改過去「南進政策」以引導台灣企業增加在東南亞國家的投資為主要目的,除了增加雙邊貿易與投資之外,更加建立雙邊在民間交流、文化、教育研究等多方面的連結。作為一個五年計畫,未來政府將設立專責的辦公室,加強與東南亞與南亞國家在人力資源、產業、投資、教育、文化、觀光與農業的雙邊互動與合作,與當地建立新的夥伴關係。

雖然這個政策的立意良善,但是筆者認為台灣目前要能夠達到這目標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特別是以下幾點必須要改進。

其一,增加瞭解東南亞事務的人才庫與研究單位。東南亞十國每個國家的政經環境、發展歷程、所面對到的問題以及文化歷史背景都不盡相同,不可一概而論亦不適於套用其他國家的模式在其身上。若要達到在經貿投資、文化交流等方面進一步的合作,則必須要培養更多熟稔東南亞整體事務或個別國家的人才。為此,必須要建立相應的學術與研究單位以及延攬一批具資格的師資來培養相關人才,且瞭解範圍不應該僅限於語言、經濟發展與各國法規限制,更應該深入了解各國的歷史文化背景、產業特色、風俗民情、國內地方特色、國內重大社會議題等,讓欲前往當地投資的台商或是欲辦理交流活動的單位能夠更瞭解當地,規劃合乎當地需求與風俗民情的投資計畫與活動內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