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企業帳簿:《正解!中國經濟數據》選摘(3)

2016-04-21 05:20

? 人氣

中國股市掛牌許多企業,但可知中國企業的帳簿上充滿著想像與美化。(資料照片,美聯社)

中國股市掛牌許多企業,但可知中國企業的帳簿上充滿著想像與美化。(資料照片,美聯社)

這麼完美的公司,合理嗎?

上市公司總能合法的在報表中呈現它們的業務是多麼健全,

但背後其實都是靠業外收入支撐,

令人起疑的部分全藏在母公司的報表裡。

財報是假的? 不,連公司也是假的!

在中國有太多企業的會計帳充斥著模糊和晦澀。它們往往有二本、甚至三本帳,而把真正的帳簿隱藏起來──一本給官方看,一本給投資人看,最後一本才是真正的帳簿。公告的大多是空殼公司或控股公司的帳目,而不是核心業務帳,這樣才能夠不讓企業的真實價值曝光。不止小公司如此做,大公司這麼做,甚至上市公司也這麼做。這種欺瞞的行為沒有經過會計師事務所的查核,也因為缺乏會計師全面的審核,導致經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例子比比皆是,包括高獲利的大型企業。每個例子違反會計法規的程度都不同,小自訊息揭露不完整,到全面的作假帳,甚至連公司都是假的。人在北京的會計專家保羅‧吉利斯(Paul Gillis)揭露了幾項中國企業慣用、誤導查帳人員的簡單手法,總結起來包括:製造假營收、偽造現金流量/資產、假的客戶、假的員工、以及假的公司。

近期最大的假營收醜聞,跟瑞典的富豪汽車有關。為了獲得銷售獎金,部分中國在經銷商把銷售數字上灌水。富豪汽車在中國並不算熱門,2012年還因導線座裝置不良及油管出現裂縫可能會漏油,而召回了12,000輛進口車。然而,2011年該公司發現,全年47,140輛的銷售數字中,竟然有7,000輛是憑空偽造的──占了銷售量將近15%。當然,2012年的數字也一定是灌水的。

造假的不僅是民營企業,就連國營企業也常在營運數字上動手腳。2012年6月,審計署發現部分大型的國營企業為了逃稅,也在數字上搞鬼。審計署發現中國石油及中國石化這兩家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總共低報了28億人民幣的獲利。同時,中國南方電網的帳目也被發現違反會計準則。這也說明了所謂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安侯(KPMG)、安永(Ernst & Young)、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台灣稱為資誠)以及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內部恐怕少不了弊案醜聞。審計署同時發現,中國移動的財務和營運也有問題,在2009至2011年間的招標、合約管理、和客戶資計保護上都有違法失職情事。

2011年2月,中國鐵道部部長因面臨貪污調查而被罷黜下台(不久被革除共產黨籍),隨後於2013年4月正式以貪污罪名起訴,7月被判終身監禁。當時正值新領導人上台,這個極有權力的部會(管理中國最大國營企業之一)就這樣被瓦解。

低報獲利以逃稅早已行之有年,上述國營企業的例子屢見不鮮。反之,有時為了維持股票價格,或是有機會出售公司時,反而會虛灌獲利。近期一個著名的例子,則跟全球重型工業設備製造龍頭──開拓重工(Caterpillar)有關。2012年開拓重工以6.54億美元買下年代煤礦機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位於鄭州市的子公司四維機電,到了2013年1月,開拓重工揭露四維機電刻意隱瞞庫存數字,虛報獲利,甚至偽造成本和營收。結果開拓重工幾乎把付出去的錢全部賠光。

在購併計劃執行前,缺乏全面性的、具法律效力的審核,是導致該公司鉅額虧損的原因。詳細審查中國公司所提出來的書面報告和數字是必要的審計步驟。然而,就像市場調查一樣,你必須實際深入市場看看店裡賣什麼,和商家、消費者面對面交談才行。在審查過程中,你也必須走出辦公室,實際到公司提出問題,看看倉庫裡到底有多少存貨,機器設備是否實際在運作,危險的化學品是否確實被排放出去,以及確認公司宣稱的所有員工是否確實存在等等。這種長期又嚴格的「實地查核」是值得的,倘若公司搞鬼,找尋所有可能犯罪的事項,將會為投資和購併活動帶來實質利益。若對方因此而不悅,表示這個計劃可能不值得繼續進行下去。

在中國,賄賂是一股不可輕忽的顯著力量。無論是銀行家、會計師、經理人、公司或消費者,他們的白紙黑字都不能盡信。公司為了圓謊而付點錢給一些位居要津的人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2011年國際透明組織發布的「行賄指數」,中國在28個評比國家中名列27,貪污情況只比俄羅斯好一點。即使像墨西哥這個法律規章常因為毒品大亨的惡勢力而改變的國家,貪污狀況還比中國好一些。許多外商公司對於中國毫不掩飾索取賄賂的行為都感到不可思議,甚至因此影響在中國的營運:像是IBM、輝瑞、沃瑪爾以及雅芳,只是少部分例子。最近的新聞事件則是葛蘭素史克。

先去調查財報,然後到股市放空套利

自從渾水(Muddy Waters)和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等專門放空股票的公司,開始對中國在北美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展開會計不實的調查後,中國公司操縱會計帳目的行為便受到矚目。這些業者通常會去調查上市公司的供應商、客戶、以及離職員工之間財務記錄,找出其中說辭不一致的地方,以此作為會計弊端的證據。接著,他們在免費發布研究報告的同時,借券放空這些公司的股票,當市場賣壓湧現,股價下跌時,公司就可以獲取不小利益。說穿了,這類公司就是利用對公司會計的知識揭發弊端而維生。

渾水曾經揭發不少中國企業造假的事蹟,例如東方紙業、綠諾國際(RINO International)、中國高速傳媒(China Media Express)、以及嘉漢林業(Sino Forest)等一些比較大的案例。2011年4月,美國證管會因為綠諾國際公布的資料不實、未能即時宣告董事長及董事請辭以及受雇會計師在接受詐欺指控的消息,暫停綠諾國際的股票交易。在加拿大上市的嘉漢林業,則被多倫多證券交易委員會指控其董事會介入詐欺案件,可能面臨高達8,400萬加幣的罰款。

中國企業在美國和加拿大交易所上市,不是經由一般的申請程序,就是經由反向購併(reverse merger,也就是通稱的借殼上市)。後者的方式是由一家私人未上市公司出資買下一家已掛牌上市、但因故沒有繼續經營的公司,由該公司出具同意文件將股份賣給前述的私人公司。這樣做,這家私人公司就可不經過正常的申請上市程序,迴避對公司財務和經營狀況進行詳細審查的過程。

以東南融通(Longtop Financial Technology)這家公司為例,說明即使有問題,公司的股票也可以掛牌上市。東南融通被美國證管會控告無法提供即時且正確的財務報告,證管會指出,該公司2008年至2010年的財務報表都有重大瑕疵。同時,東南融通的會計師德勤會計師事務所也聲明因為所簽署的報告中有錯誤資訊,請辭擔任會計稽核。後來德勤也被證管會傳喚要求作證。

由於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許多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大有問題,中國證監會因此展開對所有新掛牌公司的調查。2012年,廣東新大地生物科技公司被懷疑其公開上市說明書可能造假;香港當地的CCIC顧問公司,也因為在中國多家公開上市說明書中引用造假的資料而面臨調查,他們利用學生和家人進行變造的消費者調查,以迎合公司的要求,CCIC自家的股票也被暫停交易。另外,肉品加工大廠雨潤食品,利用會計手法將多家肉品加工廠的商譽改成負值(negative goodwill),藉以用超低價格購併多家工廠。這種「好康」通常是因為本身資產價格被低估,或是公司判斷合併後價值會大大提升才會出現。

近年來中國企業最大的詐騙案則是無錫尚德(Suntech)。這家公司短短數年間快速擴張,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面板廠,創辦人施正榮因此榮登中國首富之一。然而該公司(及施正榮)為了隱瞞持續累積的債務,經由一家外部的投資公司全球太陽能基金(Global Solar Fund) 偽造假訂單,編造營收。2009年起,全球太陽能基金開始無力償付貸款,而尚德則是給予更長的還款期。最後,無錫尚德承受不了龐大的債務和假帳壓力,於2013年3月宣布破產。

中國企業普遍存在會計帳目造假的問題,如今成為燙手山芋。中國證監會長期用「國家機密」為由,不允許美國證管會針對中國企業的財務資料進行審查。不過在爆發多起會計醜聞的壓力下,2013年5月雙方協議,證監會允許提供中國在美國掛牌上市公司的財務資料接受審查。同時,2012年12月,美國證管會因為拒絕提供涉及會計假帳案的中國公司的財務資料為由,起訴安侯建業、安永、普華永道、德勤以及BDO五家會計師事務所的中國分支機構。

不止這些外商會計師務所面臨主管機關對假帳醜聞的調查,平安保險集團旗下負責承銷業務的平安證券,近期也被證監會裁定2,550萬人民幣的罰款,這筆金額是該公司協助作假帳的萬福生科(湖南)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承銷費用的二倍。同時,平安證券自2013年5月起停止承銷資格三個月;兩名員工各自處以三十萬人民幣的罰款,並且終身不得從事承銷相關工作。公司另設立一筆三億人民幣的基金,用來以賠償投資人。

給讀者的小提醒:這麼完美健全的公司,可能嗎?

前面眾多例子顯示,中國企業的紙上報告和數字不能全然相信。投資中國企業必須對其會計帳目和簽證會計師謹慎再謹慎,取得高度信任才行,即使知名企業也得如此。這並不是說所有的中國企業都有問題,但的確有許多投資者都曾經蒙受各階層員工對帳目上下其手的損失。

即便上市公司總能合法地在報表中呈現其核心業務是多麼健全,但背後其實都是靠業外收入支撐;或是只公告上市公司的業務,而把令人起疑的部分藏在母公司的報表裡。

中國企業的財務資料必須用更嚴格的標準詳細檢視,而且在檢視每一項資料前,都必須先問:「這,合理嗎?」

郭馬修和他的新著《正解!中國經濟數據》(早安財經)
郭馬修和他的新著《正解!中國經濟數據》(早安財經)

*作者郭馬修(Matthew Crabbe),為研究機構「解讀亞洲」(Access Asia)合夥人,深入研究中國零售市場多年,認為官方公布的零售數字無法呈現中國消費市場真正樣貌,花費極大心力在互相矛盾的數據中梳理脈絡。過去20年來,曾針對中國消費市場發表過數百篇研究報告,備受媒體矚目。本文選自作者新著《正解!中國經濟數據》(早安財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