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是面對命運時,唯一擁有的自由」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爾特斯86歲辭世

2016-03-31 21:55

? 人氣

活著,是面對命運時,唯一擁有的自由!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匈牙利猶太作家因惹・卡爾特斯(Imre Kertész),在長年病痛纏身後,於匈牙利當地時間31日凌晨4時不敵病魔,在布達佩斯(Budapest)家中安詳去辭,享年86歲。卡爾斯特以敘述二戰時在集中營的自傳小說《非關命運》(SORTALANSAG)榮獲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後的他始獲國內外關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卡爾斯特作品,多以個人青少年時作為納粹政權集中營階下囚的親身經驗寫成。《非關命運》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與長篇自傳體小說《慘敗》、《為一個未出生的孩子哭禱》一起被稱為卡爾特斯大屠殺小說三部曲。其他作品還有中篇小說集《英國旗》、《苦役日記》,散文集《作為一種文化的大屠殺》、《被放逐的語言》等。

14歲進入奧斯威辛集中營

卡爾特斯1929年11月9日生於布達佩斯,父親是木頭商人,母親是小職員。1944年因猶太人身份,卡爾特斯被送往波蘭境內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得以倖存的他隨後被轉往到布亨華爾德集中營(Buchenwald camp),最終在1945年獲釋。

「作為一個孩子,你對生命仍保有一絲信任,但當你經歷過奧斯威辛集中營後,一切都變得支離破碎了。」

以記者、譯者維生

離開集中營後,卡爾特斯回到家鄉布達佩斯展開記者、譯者的生涯。由於不受二戰後領導匈牙利的共產政府信任,處處受打壓,卡爾特斯只得從事翻譯工作,曾將語言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哲學家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等人的作品翻譯成匈牙利文,供國內讀者閱讀。

卡爾斯特深受戰後存在主義作家卡謬(Albert Camus)、沙特(Jean-Paul Sartre)影響,對於極權統治下個體命運身不由己、受他人定奪此一主題深感著迷,日後創作多貫穿此主題,加以探究。

《非關命運》獲諾貝爾文學獎

卡爾斯特曾在一次採訪中說了一段發人省思的話:「我是個不信上帝的猶太人(I am a non-believing Jew),但卻因有著猶太人的血統而被送進奧斯威辛集中營,我和營內的一些人一樣,被奧斯威辛變成『猶太人』。」

卡爾斯特長年受匈牙利政府打壓,《非關命運》這部作品在爭取10餘年後,終得在1975年出版,並在2002年和其他多部作品,為卡爾斯特贏得該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卡爾斯特是首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匈牙利作家,然而當時國內出現一股批評聲浪,部分人士埋怨應該由一位「非猶太裔」的國人取得該份榮耀。

頒發諾貝爾獎的瑞典學院(the Swedish Academy)曾稱許卡爾斯特的寫作及其作品飽含的意涵,「卡爾斯特要傳達的正是活著就是屈從(to live is to conform),一旦從全體人類的需要及利益的觀點出發時,個人經驗就變得什麼都不是了(useless)。」

《非關命運》半禁忌地位

然而《非關命運》出版後,並未獲當時共產政府、國內民眾重視。儘管在二戰期間有多達50萬匈牙利猶太人被納粹、及其黨羽屠殺,社會內部對大屠殺(Holocaust)一事仍多抱持無關緊要的(negligible)態度。

卡爾斯特本人分析,《非關命運》長久以來受忽視、處在半禁忌(quasi-taboo)地位,除了因其以大屠殺為題外,可能也與其反映出匈牙利極權共產體系有關。

「我寫《非關命運》以探討卡達爾政權(Kadar regime)。」卡達爾(Janos Kadar)是匈牙利共產獨裁統治者,統治匈牙利長達32年之久,直到1990年匈牙利朝民主國家發展後才退位。

對卡爾斯特來說,《非關命運》內所描述適應大屠殺的過程,和1956年反共產主義革命失敗後,匈牙利人民得重新適應的過程是相仿的。部分學者認為,卡爾斯特的作品可被用來研究世界所有「壓迫政權」。

獲諾貝爾獎後命運大不同

卡爾斯特在1980、90年代前後出版的作品,仍圍繞大屠殺、獨裁、個人自由等主題,讓他在文學界享譽盛名,但對匈牙利民眾而言仍屬陌生,然而在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後,默默無聞的他瞬間成為過內外媒體關注焦點。曾在一場簽書會中,數百名讀者排了好幾小時的隊,就為取得卡爾斯特的親筆簽名。

卡爾斯特在獲獎致辭時,用他一貫的自嘲口吻說到,「我只為自己寫作,我從來都沒有觀眾,而我也從來沒打算去影響任何人。」

即便晚年疾病纏身,卡爾斯特在生命盡頭的最後幾個月仍幫助準備《The Viewer》的出版,該書收錄了他從1991到2001年間札記內容,今年3月於匈牙利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