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晏專文:生命是行路的影子─悼念林博文

2019-02-11 05:50

? 人氣

中報創刊,也曾有聲有色。(翻攝)
中報創刊,也曾有聲有色。(翻攝)

在中報相處久了,我才知道他不僅是寫文章的高手,而且極有辦事才能。但無可諱言他也有一種讀書人的傲氣,可是如有耐性,與他交往久一點,久而久之, 愈覺得他有一種天真耿直的可愛的脾氣,這就所謂與公瑾交如飲醇醪是也。在工作方面,他極其認真,一點也不苟且, 他有工作狂(workaholic)這也是一樁好事,他有這種優良性格,像他這樣的人無論到到什麽地方做事,老闆都會喜歡他的。在中報傅老闆很器重他,對他言聽計從。可是在1989年大陸上民運如火如荼鬧得天翻地覆,六四事件爆發了,中報老闆傅朝樞,他的個性有點很像現在的美國總統Trump一樣,一意孤行,我行我素,把中報一向不激不隨的言論倒向北京權臣。林博文氣沖牛斗堅決反對,不幹了,就帶頭一批人離開了中報。中報關門。他後來就進臺北中國時報,這是他一生事業(careerjob)的轉捩點。他在中時工作很平穩地一直做到退休。在退休以前他為中時寫了好幾年專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在中時是愉快的。西諺有云:「如果你一生所做的工作有熱忱、有興趣,則你就幸福了。」

林博文喜歡寫作,又很喜歡寫專欄。他不止一次對我說,新聞工作是他畢生的願望,寫專欄是他童年的夢想。所以在我看來,林博文的一生是很有意義的人生。

他身體素健, 很強壯,在中報時期因工作太重、壓力太大,他一度病倒進醫院, 出院後,他就很注意他的身體。自中時退休後,他是閑雲野鶴,逍遙自在,平時他喜歡看Yankee棒球比賽,或者看NBA。電影他喜歡看西片老電影,這種電影院在紐約市區還有,特別是在GreenwichVillage一帶,他常與他老伴陳清玉一起去看。他很懂得人生。退休後他 頗講究養生之道,香煙早就戒了。酒,還是無酒不歡,烈酒(liqueur)不喝了,晚餐喝一種紅葡萄酒來佐餐, 醫生說這種紅酒對老年人的心臟好。

他是一個美食家(gourmet)。他朋友很多,又好客, 他很喜歡去小館子飲食,他常去。他住的地方Flushing 餐館林立,他與朋友或同清玉嫂二人常去光顧南北各色道地口味的小館子。我內人在時,我們兩家四個人也常去小館子餐敘。我內人走後,我們三人也還繼續這種不定期的餐敘,談談天南地北,上下古今中外,這種小聚實為我晚年難得的平生快事。俱往矣。回首當年在星島、在中報,歷歷在目,一如夢境。 乍聞博文兄噩耗,我內心哀痛實有不能自己。因我在家無人講話,我只有默默地向人天永隔的好友致哀。莎翁說:「生命只是行路的影子」。

西曆2019年二月四日(中國農曆年除夕)湯晏寫于紐約晨邊高地

林博文的著作《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時報出版)
林博文的著作《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時報出版)

知名專欄作家、文史學者林博文11月26日因癌症於紐約病逝,享年73歲。執筆四十餘載,對民國歷史與報人,美國歷史與報人,如數家珍,一生信奉新聞自由,堅持在權力者面前講真話,其著作多為近、現代史,諸如《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1949 石破天驚的一年》、《1949 浪淘盡英雄人物》、《悸動的六○年代》、《關鍵民國》,《自由,凌駕一切:美國人文景觀的塑造者》等。

林博文先生追思座談會

時間:2019年2月16日下午2:00~4:00

地點:佛光山台北道場(信義區松隆路327號,捷運松山站)

*作者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著有《民國第一才子錢鍾書》、《葉公超的兩個世界:從艾略特到杜勒斯》(衛城出版)、《蔣廷黻與蔣介石》(大塊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