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世代出陣》虛耗的平庸之島—問題不在「北漂」而是國家議程輕飄飄

2018-11-07 05:40

? 人氣

作者認為,北漂議題讓2018年高雄選戰的成為熱門話題,但北漂不過就是個情緒詞,相關反應也都只是幹話罷了,再不拿出行動,戮力正辦,台灣各城各區就如同這二十年來的空轉一樣,將在一圈圈無窮迴旋的幹話中,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一個個被打回平庸鄉下的原形。(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認為,北漂議題讓2018年高雄選戰的成為熱門話題,但北漂不過就是個情緒詞,相關反應也都只是幹話罷了,再不拿出行動,戮力正辦,台灣各城各區就如同這二十年來的空轉一樣,將在一圈圈無窮迴旋的幹話中,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一個個被打回平庸鄉下的原形。(資料照,顏麟宇攝)

正當台灣政壇及輿論為了「北漂」一辭紛擾不休的同時,作者指出「區域發展扭曲」才是台灣發展戰略的最大問題,並提出為改善台灣城鄉發展打底的關鍵三招。而在「北漂」之外,關於台灣面臨最嚴重的危機,在公共論壇上卻看不到一點聲音...

北漂議題,成了2018年高雄選戰的熱門話題,但一如台灣社會的關鍵議題一樣,各方講幹話,打嘴砲,很快就不了了之。然而,談城鄉或區域發展,不能想當然耳的憑直覺反應、或只是套用「北漂」這種流行詞,而是要清楚認識台灣的位置與面臨的問題,個人想提出台灣討論這問題的兩個盲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的城鄉差距,僅在於生活便利與否,不在地理遠近的先天限制。

第一個盲點是,是概念的認識與釐清。

20181030_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中)今晚北漂到台北信義區,在酒吧與80名青年舉辦「北漂青年見面座談會」。(周怡孜攝)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中)今晚北漂到台北信義區,在酒吧與80名青年舉辦「北漂青年見面座談會」。(周怡孜攝)

北漂這詞其實是對岸的概念,是對(青年)勞動力在大陸巨大城鄉差距中處境的描述。但對岸在地理程度、社會機制、政治經濟等面向都跟台灣不同,這詞能否用在台灣,個人持相當保留態度。台灣除了離島,陸地地理最遠差距距離也不超過370公里,連民航的有效經濟航程都不到,而連高山上的清境都有星巴克了(表示物質後勤與交通條件不差),台灣談城鄉差距,多數只在生活便利與「有沒有炒房炒地價值」的程度,那種因地理差距而帶來的絕望,相較各方(甚至與日本北海道相較),台灣是沒什麼資格談的。

但不代表台灣就不需面對城鄉差距了。不管升級或降等,城鄉差距是一種動態過程所造就的。有長期戰略、把事情做好做對、與時俱進,養好體質,邊緣也能翻身成中心,新竹不就是這例子嗎?若1980年代沒有掛進ICT的全球網絡,新竹可能還是貢丸米粉之鄉,這道理不難懂。

但現實仍在劇烈變化中,稍不留神,掉以輕心,你的優勢後進者馬上超越甚至取代,曾經是世界三大展的台北電腦展已成夜市風格濃厚的商展,以及10/24才關閉的、原收容對岸偷渡客的靖盧(移民署新竹收容所),都具體說明了這道理。

當大家都成了直轄市,台灣區域發展戰略卻失去重心而變形

區域發展是一種空間調度行動、涉及集中資源投入的選擇,必然是個國家戰略,也必要有一全觀性的模型與議程。台灣稍早一點的模型是,希望有一個首要城市(台北)成為核心引擎,帶動700-1000萬人有效人口規模的區域一起動起來,在基礎建設與產業佈局的經營下,北北基宜、南到新竹早已隱然自行形成一個北台生活區、與呼應前述的模型,但因政治、兩岸競合、與台灣區域間的矛盾,這模型無法走下去、而有轉成多中心的模式,有了三都的想法,但因政府能力問題,這三都架構扭曲成了六都現況,變成世界首見的「六都都是直轄市、但大家都是一群小朋友」的無效率、不公平、年年爭吵不休的奇景,然後,一個都起不來,一個個都是、或快成了平庸的鄉下。

20181106-台灣縣制演進圖。(取自維基百科Wikipedia)
台灣縣制演進圖。(取自維基百科Wikipedia)

無法形成有效中心、拆成六都小朋友,活的沒那麽豐富發展沒那麼多元也沒關係,有條件、有想法、有議程的中心城市發揮主動角色,連結周邊或相關網絡,讓自己成為能量輻射節點、找出活路帶著相關地方往前走也是正辦,但選舉到現在,個人只看到韓國瑜有提到關於這題的部分想法(韓基於其農產銷售的經驗,曾提出讓中南部的農產生產經過集運、加工、與行銷,一起透過高雄賣到國外),其他人對於北漂或城鄉差距或區域策略除了情緒上的反應就不知道在忙什麼了。

為改善台灣城鄉發展打底的關鍵三招:首都機能分散、六都重併、高鐵國有化

按照現有六都架構,確實能量有限,但不是什麼都做不了,而要改善台灣城鄉問題,個人來看結構上要有三個關鍵準備,或至少開始形成論述,讓社會開始有意識或蘊釀共識:

一是首都機能分散,沿著高鐵配置各大機關,有些除了取暖與自慰功能的機關不需要留在台北,有些如總統府等指標性象徵單位則當成政府的宣示與決心,離開台北,促成首都密度與機能分散、區域活化、以及釋出台北公有地等多重良性效益;

二是嚴肅面對六都再併的需要,不併者要自己退化、等死是你的選擇,嚴苛的現實會強迫你面對的(君不見現在高教環境惡化,國立大學都自己在求併了,以前多秋姿態多高啊);

三是把高鐵收歸國有,用公共票價與運能把西部走廊整併成一個實體,必要時再建第二套或新半套高鐵都無不可,讓區域再造成為國家戰略,讓國家有方向,重大投資有價值,國家整個動起來。

一個只看到自己的島嶼:當大家還在為選票吵「北漂」,「外漂」早已用腳投票

第二的重大盲點則是,這次選戰「北漂」的談法,是高雄由南向北的觀點,大家吵的好不熱鬧,但居然沒人嚴肅看待「外漂」(管你陸漂、東南漂、美漂、澳打工漂、水母漂),但這卻更是台灣的致命重症。

高雄市政府提出數據反駁韓國瑜的北漂人口數,並期盼不同政黨批評市政時須提出有根據的統計來源,以利公平討論。(圖/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高雄市政府提出數據反駁韓國瑜的北漂人口數,並期盼不同政黨批評市政時須提出有根據的統計來源,以利公平討論。(圖/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外漂不只是現在25-35歲的台灣年輕世代的天人交戰題,外漂也已經是現在18歲要不要直接在外念大學的生涯準備題了。而家庭有條件、父母有準備者,是從小學就開始備戰,外漂對底層年輕人來說,多數是為了增加生活資源的無奈選擇,但對優勢家庭來說,即早外漂則是讓子弟未來無敵的準備。

「一個外漂,兩極階級」是台灣社會漠不關心但正在發生的事,但不管那一極,出了門站得穩生了根,除了掃墓跟拜年,外漂者誰會回來?但為什麼避而不談呢?因為外漂中的大宗「陸漂」,涉及了國籍、居留、國族、認同的問題,台灣除了唱衰什麼也給不了,這種熱鍋還是假裝沒事不要去掀鍋蓋才好。

地緣發展的威力、島嶼社會的虛耗,終究可能讓台灣打回平庸原形。

外漂的威力將在十年內全面展現,有些看笑話的,認為陸漂者是在兩三年就會逃回台灣,但回來了這裡能給什麼發展可能呢?是蔡英文胡扯的「彰化有風電,青年有新貴」的鬼話嗎?

眾方幹話吵北漂,煞有其事的在談台北如何如何高雄如何如何,卻迴避外漂的驅力,也沒人想/能找出解方,而一個大動脈正在失血的人居然在談如何停止流鼻血,這社會有病嗎?

正辦都不敢、都不幹,「北漂」不過就是個情緒詞,相關反應也都只是幹話罷了,再不拿出行動,戮力正辦,台灣各城各區就如同這二十年來的空轉一樣,將在一圈圈無窮迴旋的幹話中,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一個個被打回平庸鄉下的原形。

作為一個鄉下,叫什麼名字其實都沒那麼重要,你在意過哪個鄉下正名成台北嗎?

*作者為前公務體系服務者,城市觀察家。本文原刊《新共和通訊》。授權轉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