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數位貨幣與抵抗遺忘的權利

2015-07-09 06:10

? 人氣

去中心化的驗證機制與無法輕易受人為操控的密碼演算法,確保了每一塊比特幣不能被花兩次,區塊鏈上所儲存的交易記錄,如同利用比特幣計算的微觀人類經濟史。除非區塊鏈主幹網絡中有超過一半的運算節點被駭,整個系統的資訊安全仍是強健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與其關注比特幣作為替代無錨貨幣的儲值與交易媒介的潛力,不如研究區塊鏈作為人類文明歷記憶的技術展望與其人文社會面的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人類文明肇建以來,金融系統經歷了無數次的演變,但最根本的創新只有一項:將記憶透過種種可移轉的信用工具予以「貨幣化」。不論是以物易物、金條銀幣、鈔票支票 、股票、債券、不動產甚至品牌,其實都是一種傳遞「誰幫誰做過哪件有價值的事」的記憶的手段。透過金融操作與技術發展,記憶的價值得以「去人格化」,而成為有價格且廣泛流通的商品,逐步成為構建全球支付與資本體系的核心。信用遭受破壞的貨幣工具,沒人相信它有承載價值記憶的能力,也不能維持其自身價格穩定,在市場中是沒有購買力或流動性的。這幾乎已經成為超越國界與意識形態疆域的定理。因此,比特幣與區塊鏈超主權的記憶承載能力,是自麥迪奇銀行家於13世紀末發明複式簿記以來,首次出現的根本創新。但這個創新,其實也是回歸金融本質的全新嘗試。

記憶是一切信用的基礎這個觀點,在文化人類學上也可找到許多證據。佔領華爾街運動發起人之一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於《債的歷史:從文明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一書中也曾指出「借貸行為是從前現代社會中關懷他人的、社群主義的驅力中演變而來,後來才變成制度化的行為,並帶來道德上的罪惡和法律上的懲罰。」

格雷伯也以歷史資料證明,信用制度早於貨幣成為人類維持社會秩序的經濟方式,金錢是度量單位不是買賣媒介,債務記錄就刻在石板上。從具體的石板走到虛擬的比特幣,一部人類金融演進史其實可說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史。資本家創造信用,實業家取得信用後調動資源創業,獲取利潤後再從資本市場取得更多信用。維持這個良性循環的關鍵,在於維持信用體系公信力的權力結構。因為記憶是信用的基礎,不尊重記憶的行為,就是破壞信用。沒有信用,就算簽了合約,也可能會「債務不履行」,一紙具文而已。權力可以確認記憶,也可以批准遺忘。 一旦體認到記憶與信用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性有多麼根本,就能明白為何多少反抗暴政的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只為爭取一個在權貴面前捍衛記憶的平等地位。

若我們接受了這個廣義的「記憶 = 信用」觀點,我們就能理解,為何華爾街販賣毒債賺黑心錢,以及全球央行為了維持資產價格狂印鈔票,其實都是一種破壞記憶(信用)的惡行:毒債使投資人懷疑資本市場的信用,量化寬鬆製造通脹,等於侵蝕貨幣的購買力,亦即承載記憶的能力。不要忘記,我們天天使用的鈔票,其實是fiat currency,其無限法償的支付能力是用公權力強制執行的結果。人民願意接受這種安排,除了「槍桿子出政權」的恐懼,就是憑著對「政府不會用惡性通脹亂搞我」這個假設的信心。歷史證明了,這個假設其實很薄弱。希臘不過是一個最近的顯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