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視日本為「仇」而非「敵」的戴季陶

2015-07-08 05:50

? 人氣

青年戴季陶
青年戴季陶

另一個對戴季陶日本觀產生影響的是小西三七。1904年,13歲的戴季陶在成都客籍學堂因學校風波被勒令退學,在失去學習機會而陷入苦境時,得到了日本教習小西三七的幫助。小西是理學士,曾在日本中央氣象臺工作。來華後,成為通省師範學校的教師,並在成都客籍學堂教授物理及化學。當時,日本教習大多通過翻譯上課。擔任小西翻譯的人留日不足三年,且未畢業,誤譯很多。戴季陶常為其糾正,並在其請假或遲到時,代其翻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戴季陶的聰明,特別是可以用日語會話,給小西留下了深刻印象,二人之間開始了親密的交往。戴季陶被勒令退學時,小西讓他住在自己的書房裡,並教授他物理、化學,以及日本的文化、風俗習慣、思考方式等,獲得了很多有關日本的感性認識。此時,小西被聘為川北中學校理科教師,遂向該校強烈要求聘用戴季陶做自己的翻譯。因此十三歲的戴季陶被正式聘為翻譯,月工資為14元,在當時就連舉人和進士也很難得到如此高薪。由此自信心大增的戴季陶,對日本產生了極大的憧憬,不顧一切阻力,於1905年踏上了東瀛留學之路。據說小西三七於1912年回到東京,進入了研究生院。1913年9月戴季陶亡命日本,在此期間,經常與之聯繫,但不到兩年,小西竟病死于東京。

身為翻譯,遵從孫中山的日本觀

問:戴季陶曾長期擔任孫中山的秘書,那麼孫中山的日本觀對戴季陶的日本觀有何影響?兩人存在分歧時,戴季陶是如何處理的?

張玉萍:戴季陶追隨孫中山以後,一直擔任孫中山的日語翻譯及對日外交工作。戴季陶自己對日本有深刻的理解,而孫中山作為中國革命的領袖,其日本觀是非常現實的。當兩人存在分歧時,戴季陶採取的處理方式一般是遵從孫中山的對日策略。

如在辛亥革命時期,戴季陶的日本觀是敵視日本的,但在討袁運動期,孫中山因革命需要日本支援而始終提倡日中提攜,戴季陶則完全遵從了孫中山,再加上其自身與日本人士的廣泛交流並得到他們的幫助,親身目睹了日本人士對中國革命的説明,認識到了日本的重要性,從而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開始提倡日中提攜論。

排坐者左起為大久保高明、孫中山、頭山滿,後排站立者左起為山田純三郎、戴季陶、李烈鈞。
1924年訪日。前坐者左起為大久保高明、孫中山、頭山滿,後排站立者左起為山田純三郎、戴季陶、李烈鈞。

共產黨崛起,讓戴季陶備感威脅

問:孫中山去世後,戴季陶主義出籠。那麼,何謂戴季陶主義?日本元素在戴季陶主義占什麼位置?

張玉萍:孫中山逝世後,因缺乏具有絕對權威性的統治者,國民黨內部矛盾日益激化。對此深感憂慮的戴季陶認識到要拯救國民黨必須要決定一個根本方針,即「將總理的思想和主張全部化為本黨不變的信仰」,以致全黨同志齊心合力加強黨政。但國民黨右派認為確立此政策會對共產黨有利,因此強烈反對。而共產黨方面「有遠大見識的人」則認為,若確立一個思想為中心,國民黨就會有一個獨立的思想基礎,這樣就不能用共產主義思想同化他們,故亦要消滅這種主張。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