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希特與金萊爾表示,為了防禦港口遭受無人艇的威脅,中國海軍分析師建議建立「感知、防衛、攻擊」的「多領域三維防衛系統」。中國海軍認為,無人艇易受到干擾和偵測,尤其是通訊及導航連結部分,因此有主動和被動方式可採用,在海岸防衛方面,從單一目標或有限範圍的點防禦轉成三維周界與水面防禦。
這種防禦的資訊流應由包括「地方政府、公共安全、海洋事務」及其他領域的參與者協調。中國海軍分析師強調漂浮防衛障礙物的重要性,如同美國、俄羅斯、新加坡和其他國家以此保護海軍基地、港口與其他基礎設施。瓦希特和金萊爾說,中國分析文章所用圖片,疑似取自美國海軍主要港口安全障礙物承包商網站。
瓦希特及金萊爾提到,中國海軍分析最後探討如何透過「綜合多領域打擊系統」來攻擊無人艇威脅。中國海軍分析師提議,開發「更具抵銷優勢的新型殺傷鏈網絡...... 利用相關武器和提升不對稱作戰形式」,並降低精準引導武器開支,把作戰效率最大化。
用無人艇封鎖台灣阻美日支援
中國海軍分析師還建議「長、中、短多層打擊系統和電磁及非核武器的多領域連鎖射擊網絡」,以達到上述目標。該系統的長程射程包括用精準引導武器,甚至是高超音速飛彈攻擊無人艇「前線作戰基地、集結區和生產地」,並把戰爭帶入全自動化狀態,無人艇能用於巡邏,在發現敵方無人艇時先發動攻擊。
金萊爾和瓦希特直言,烏克蘭利用無人艇作戰,讓全球海軍真實了解未來大規模海戰的可能情況,且至少讓中國海軍分析師思考如何保護高昂成本投資。烏克蘭也展現沒有大規模海軍的小國,能對有大型艦隊的強權形成嚴重不對稱威脅。隨著中國海軍進一步涉入世界海洋,其水面艦隊、航母戰鬥群面臨此威脅情形增加。
「此外,這樣的發展對假設的台灣局勢可能有重大影響」,瓦希特與金萊爾寫道,「最明顯的是,烏克蘭部署無人艇的不對稱例子,或許給了台灣抵禦中國海軍進犯的重要模板。特別的是,這些平台的低成本和自主性使其有效發揮作用」。不過中國是真正「無人機強權」,掌握完全開發無人艇的計畫。
瓦希特及金萊爾表示,無庸置疑,中國也指望利用無人艇,對美國或日本這些假想的第三方艦隊形成新的威脅,防止其協助台灣。他們稱,可預期中國海軍計畫者會部署無人艇,加強對台灣的封鎖,讓台灣防衛者鎖定的目標複雜化,並進行包圍監視和「削弱」登陸地區的防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