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展望2024中國經濟:如何喪失信心?又如何重建?

2023-12-28 16:30

? 人氣

銀行頻頻設置「門檻」限制提前還貸,還因為住房貸款對於中國的銀行而言,幾乎是最優質、最穩定,且規模巨大的資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截至去年底,中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8.8萬億元,如果提前還貸的量達到10%,意味著銀行的房貸量在短期內減少將近4萬億,對銀行的盈利能力帶來挑戰。

一位武漢的房地產從業者稱,以前建議別人買房子時,都是能貸多少就貸多少,因為作為一般人,住房貸款幾乎是能貸到的利率最低的資金,即便有多餘資金,也可以拿去其他投資渠道,而不建議全款買房。

100 Yuan
 

「但現在我很難這麼建議,因為各種投資渠道的盈利能力都大幅下降,小生意也不景氣,再加上過去五年買房的人,利率都高到5%,這樣對比一下,提前還房貸幾乎是划算的選項。」上述房地產從業者表示。

再加上,過去一年低迷的民間投資,使不少經濟學家開始擔心「借款人的消失」是否會重走當年日本經濟停滯的老路。

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長期研究日本這場曠日持久的停滯,提出了「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的概念,即泡沫破裂後,進入全民「負資產」時代,日本突然沒有人借款了,企業的首要任務不是借錢擴張,而是賺錢還債,不追求利潤最大化,而追求債務最小化。

結果就是,任憑政府怎麼降低利率、超發貨幣,企業就是借錢還債,而不是用來投資,最終日本政府甚至一度將利率降為負,依然無法提振經濟,出現了罕見的貨幣政策失效現象。辜朝明將其概括為「借款人的消失」,也就是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根源。

不同的是,日本停滯時經濟已處在較高水平,而中國人均GDP還是1萬多美元,如果停滯,則面臨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

求職現場
中國已故的前總理李克強曾表示,保經濟,實質上是為了保就業。

重建信心:政府的角色

汪濤表示,當人們談論信心缺失時,經常有兩種聲音,一種聲音抱怨政府干預太多。

過去幾年間,從網路、教育培訓,到房地產、電子遊戲等產業接連遭受監管或打壓,造成這些產業估值下降,投資乏力,但在今年其中不少政策又逐步放開,比如取消住房限購。頻繁而不確定的政策,使市場抱怨政府的干預。

汪濤也提到另一種幾乎相反的聲音,比如華爾街投資者,他們抱怨政府介入得不夠多,因為他們習慣於每當成長放緩時,中國政府總有一個刺激計劃。

中國政府每年設定一個經濟目標,然後無論如何都會動用自己的工具箱,達到那個目標,在中國幾乎沒有經濟週期可言,「這不是正常的市場經濟,你猜這麼著?這次我們可能真的要在中國看到經濟週期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