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盤點2023中國經濟:官方數據有哪些疑點、2024的發展又怎樣?

2023-12-25 09:51

? 人氣

接下來會怎樣?

這將對2024年產生三個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在經歷了2021至2023年房地產的嚴重調整後,情況正在觸底,明年建築業可能會促進而非拖累經濟成長。但是,鮮有其他周期性驅動因素會出現好轉,消費、政府支出和淨出口的長期結構性限制依然存在。

危機風險和債務問題在2023年只是被踢到了一邊,並未得到解決,並將在2024年繼續令人焦慮。與今年疲軟的實際GDP相比,中國在2024年可能會出現溫和的周期性改善,但遠非達到5%的期望值。

其次,2024年將是中國經濟放緩的全球溢出效應顯現的一年。對發達經濟體來說,中國市場准入的重要性將降低,「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將被迫尋找其他發展引擎。這意味著地緣政治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國崛起、美國衰落的錨點假設將退出歷史舞臺。其影響將是深遠的,也是難以預測的。

最後,2024年的一大變數是中國在可能會重拾市場實用主義,這種實用主義曾使中國在過去幾十年中成為全球化的明星。安全和政治專家懷疑習近平是否有絲毫以改革為導向的念頭。也許沒有,但如果市場改革是唯一能支撐共產黨在經濟上履責並實現其抱負的方法,那麼任何人都不應排除這一可能性。

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習近平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就曾試圖讓市場更加中心化,只是在意識到這將是多麼具有挑戰性後才暫停了這一努力。是的,今天很難想像中國會扭轉其國家主義的路線,但同樣也很難想像中國會在去年結束新冠清零政策,或在20年前讓中國國有石油公司赴海外上市。

改革並不是2024年中國的基本國情,但中國有過令人驚訝的記錄,改革的可能性並非微不足道。這就是為什麼聰明的企業會保住留在中國的選擇,即便在美國政客接連鼓吹脫鉤的時候也不下牌桌。2024年,明智的西方官員將優先考慮理性對待中國問題,這樣他們就能在中國的經濟磕絆中佔優——而不會無謂地損害本國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利益。

本文作者榮大聶(Daniel H. Rosen)是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聯合創始人和合夥人。)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