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劍鴻觀點:應該把92共識轉化為能夠帶來共善的92共識 Regime

2023-11-30 07:00

? 人氣

大陸應該在2024年5月的前後主動、公開的邁向92共識2.0,圖為示意。(資料照,林瑞慶攝)

大陸應該在2024年5月的前後主動、公開的邁向92共識2.0,圖為示意。(資料照,林瑞慶攝)

前言

2000年5月,台灣地區的反對黨首次成為執政黨。在那一年的4月,中國共產黨很勉強地接納了由蘇起主任委員所提出的92共識,以維持兩岸中國(bicoastal China)的交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早在2021年10月,我推出了一個嶄新的理論架構:92共識1.0(乃指1992年底的香港會談,等同於92共識的第一階段)、92共識+(乃指2022年3月,一個台灣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在一個公開場合首次引用了我的92共識+這個概念)、92共識++(是否成為92共識 regime?)、92共識2.0(等同於92共識的第二階段)

筆者認為把「臺灣問題」視為「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的大陸應該在2024年5月的前後主動、公開的把92共識++轉化為 international regimes (ir)的一個新 regime,亦即92共識 regime,也就是更加的進一步地邁向92共識2.0。

Ir 是一個國際關係的理論,於1980年代初才被美國的學術界發揚光大。至今,ir 沒有一個標準的中文翻譯。國際這兩個字的爭議性並不太大。頭疼的地方在於如何很傳神、有技巧地翻譯 regime 這六個英文字母。假設無法言語的亞當和夏娃先後在我們的地球出現,ir 就已經浮現在他們的腦袋了。假想圖(scenarios)之一就是被客觀環境所逼迫,他們必須要(學會)合作和協作。

到現在為止,我們得知有成千上萬、無處不在的 ir。光就南海,筆者就探討了幾十個 regimes。重點是,不要被國際這個形容詞給忽悠了,因為這兩個中國字乃指就國際關係當一個國家和另外一個國家有所互動時就是國際。

切記,每一個 regime 是100%超越國界的,可以把譬如主權、國際法、國內法、疆界、民主、自由、文化、信仰等等在一個 area (暫時)擱置在一旁。此外,某一個 regime 也可能如果牽涉到的是維持衛生的話只是等同於我們家中的廁所這個 area。就 area,中文翻譯有不少:(特定的)地方、區域、範圍、(電磁)空間、範疇和領域【加上1970年初才有和電腦有關的異度 (cyber)】。

Ir 並不具有一點負面含義。為了幫助更多的中國人/華人快速地掌握 ir 的正面、核心含義,筆者在2023年4月決定大膽的把 ir 翻譯為國際共善的第一階段(international common good’s first stage)。其它的50個多個翻譯,好比說最近所蒐集到的國際規範和國際管理機制都無法馬上讓讀者認識和體會到說只要貫徹和執行到國際共善的第四階段,其結果或者結局是100%的對大家(含敵對勢力)有利和讓大家能夠得到共同的好處。

國際 regime(s) + 機制 +舉措/措施/辦法/手段

在國際共善的第二階段,我們要辨別和確認 (identify)那一些機制【mechanism(s)】適合那一個特定的 regime。它們可被細分為: (一)、設備、儀器、裝置【device(s)】; (二)、制度和機構 【institution(s)】;而制度又可細分為操作或者實踐(practices)和組織【organization(s)、body 和 bodies】。第三階段是和舉措/措施/辦法/手段有關,通常是通過開會和實踐而得出的。

單單講92共識的嚴重問題

當檢驗92共識和92共識+之後,我們會進一步地探討一個中國原則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同樣的邏輯,如果要讓台灣朝野放心,大陸要在一個中國原則之後加上 regime 這一個英文字,成為 the one China principle regime。就一國兩制 regime,英文是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regime。 

眾所周知,各國的各級政府官員基本上無暇深入地制定戰略和戰術。他們通常只思考一個大方向,緊接著才會委任和拜託學者和專家來規劃政策的雛形和推出草案的細節。我們也時常看到說不少的官員不專業或者無法專業因為被酬庸,更不要說他們當中很多來不及執行、貫徹一些政策就離開了工作崗位。

嚴格的來說,早在1992年底,兩岸中國的出席者就應該公佈92共識1.0這個階段並且承認一個事實也就是大陸自那一個時間點已經對台灣做出了讓步,除非迫不得偶爾再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最起碼就意識形態,在與鄧小平理論息息相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那一個時代,大陸是可以把國號100%地改變成為中華民國的。)當馬英九當上總統之後,中共期盼他能夠朝向一個中國原則靠攏。可是,推脫的馬覺得要維持現狀才有利於中國國民黨在台灣地區的繼續執政。

在2022年3月之前,中共一再的只講92共識,讓一部分關心和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的人士覺得僵硬、原地踏步。不過,自從講出92共識+,吾人可以看出說中共願意彈性地處理92共識,以利走向一個中國原則。

只講92共識或者92共識+的問題在於,尤其是支持例如兩岸互不隸屬這個觀點的一些人會說它們還是等同於大陸不讓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享有國際空間、尊嚴以及大陸會把中華民國貶低為國中之國、地方政府等等。這是最起碼扭曲了邏輯。易言之,國際空間、尊嚴等等還是會有的。如果92共識加上 regime 這個概念,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的國際空間、尊嚴等等會被更加的保障。

2023年9月,大陸首次發布《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須知,到目前為止,大陸還是歡迎台灣朝野提供有利於中國(和平)統一的意見的。此話的意思是我們還是可以對大陸提出層次更加高的要求。換言之,在談判桌上,我們可以把「意見」先放在一旁。

以下的事實可以當做大前提;之後就可以得知我們還是有國際空間、尊嚴等等的原因了:1)受到大陸歡迎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例如在2014年9月介紹了他的 1 + 1 = 3,亦即一個中國、三個憲法;和2)我早於1995年10月在北京大學的一場學術會議提到統一之後要有五個遵循(新)五權憲法的首都,分別是在北京的行政首都、在南京的立法首都、在台北的司法首都、在廣州的監察首都以及在重慶的考試首都。當時北大的一個比我年輕的教授李義虎還就我的五個首都架構提出了一個問題。

在92共識 regime 之下,台灣是被保障有國際空間、尊嚴等等的。只是到今天,我們尚未看到大陸公開地接納92共識 regime。事實是,我們尚可以維持與13個國家的邦交。在92共識 regime 之下,大陸不會也不應該搗亂我國在五權憲法首都之下爭取阿根廷共和國對我國的承認和建立邦交。

2023年11月,阿國的 Javier Milei 在總統大選勝出。他在競選期間即表示態度說當上任之後會凍結與大陸關係。

也要就一個中國原則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各自加上 Regime 這個概念與92共識 regime 是一樣的,由於 ir 保障各方人馬(含敵對勢力)可以得到(最起碼的暫時)共善,推論的結果是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的外交官或者被酬庸的政治人物可以成為中國(而非中華人民國共和國)駐例如美國華府大使、出席各式各樣的國際組織以及機構會議、發表和探討有關臺灣省和福建省(之間)的議題等等。切記,聯合國大會的席位名稱自1971年10月還是“中國/China。”

一國一制、一國三制 Regime 和一國多制 Regime

如果92共識 regime 蛻變為一個中國原則 regime,而後者又改變為一國兩制 regime 的話,一國兩制 regime 是否會再度轉化為一國一制或者一國三制 regime (與鄧小平理論息息相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那一個時代) 和一國多制 regime?就辯證法而言,這一些可能性都不能夠被排除掉。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當一國一制浮出檯面時,regime 這個概念就必須要拿掉,因為每一個 regime 至少涉及到兩個人、兩種制度、兩個國家、兩個政治實體、兩個地區等等。屆時,台灣才需要真正地擔心。  

簡言之,除非出現一國一制,中華民國還是會存在的,除非台灣地區脫離中國固有疆域的版圖,因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要互動於本文所提到的一系列的 regimes 之內。

幾點觀察

首先,絕大多數的兩岸中國的各級政府官員的外語能力有待加強。當他們閱讀完畢通過翻譯、有關 ir 的英文論文和專書可能還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這是因為沒有幾個翻譯人員掌握了100%有關 ir 的定義、(作出評判、決定或處理的)標準 (criteria)、特色、內涵等等。

另外,大陸當局不要被 ir 的國際這個形容詞給嚇到了,因為它並不願意把台灣問題國際化。對台灣而言,自從中華民國和美國斷絕邦交以來,它需要國際空間、尊嚴等等,而 ir 的 international (國際)這個形容詞的使用似乎對它有利。其實,答案是:不見得,因為除非與其它國家和地區分享它的正面、核心經驗,當台灣應用 ir 之際,它還是自私的、付出的可能不夠多。每一個 ir 的應用者要無私、付出,先想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而非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其次,在兩岸中國就政治層面統一之前,大陸很早就開始接受台灣朝野的建議,只要對(和平)統一中國有利。建議大陸應該在2024年5月的前後主動、公開地接納等同於92共識++的92共識 regime。

再者,精通 ir 這一個理論的外國學者和專家比較多,他們馬上能夠認識和體會到共善這個結局。兩岸中國的決策者要和他們多多交流,才不會錯誤的把 ir 當做一個跳脫不了的陷阱。

最後,2023年11月,習近平對美國總統說大陸沒有2027年和2035年的攻打台灣地區的計劃。前者並沒有說謊。不過,這並不代表說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會在其它的時間點被動的以制導火箭彈攻擊我方的軍事基地,像是俗稱的衡山指揮所、左營軍港、岡山空軍基地、樂山雷達站等等。

2023年11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合舉行的歡迎宴會。(新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新華社)

結論

筆者深信一旦100%地掌握了 ir 這個理論 ,大陸就會更加地知道如何面對、尊重台灣了。

2023年11月23日,非綠整合談判破局、分裂。24日,國民黨和民眾黨各自前往中央選舉委員會登記候選人的大名。民主進步黨的賴清德是否會於明年1月13日選上呢?他是接納兩岸互不隸屬這個觀點的。其實,中共不是很在意,只要賴不搞法理上的台灣獨立。

*作者為美國紐約大學政治學博士、前國立中山大學教授暨兼任所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