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美國升息周期結束?接近但尚未

2023-11-06 07:20

? 人氣

美國再次不升息,但升息尚未走到盡頭。圖為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資料照片,AP)

美國再次不升息,但升息尚未走到盡頭。圖為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資料照片,AP)

美國聯準會本次利率會議再次維持利率不變,連續2次未升息,市場多認為這波升息周期已結束,利率到「峰頂」了。這種看法「很接近事實」了,但更要更精確的說,應該是:接近但尚未─尚未既是指尚未確定、也是說尚未到盡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上周三、四聯準會召開利率會議,連續第2次決定將利率維持在5.25%至5.5%不變,這是22年來的高點,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會議後記者會中,雖然用詞保守、絕對不願說出或承諾升息已到盡頭的話,但也不再如過去一樣更多的暗示利率會進一步緊縮,市場樂觀的氣氛更盛,認為這波升息已走到盡頭,甚至預測明年中就會反轉開始降息,以支撐經濟。專家說從現在開始,「美聯準的重點不再是利率應該升到多高,而是應該在高位維持多久」。

這話看似沒錯,因為通膨確定已回落到3.7%,相較歐洲諸國,美國通膨更為緩和;再者貨幣政策需要有時間發酵,近幾次聯準會都會強調這點,某個觀點而言,這也是一種「保持政策耐心」。在通膨已降到3.7%之際,聯準會可以停下升息腳步,等待緊縮效果讓通膨進一步下降,這是抱持升息已結束者的看法。

但相反的觀點存在且同樣有相當的道理。美國3.7%的通膨確定比歐洲低,不過尚未到平穩的地步,距離大部份央行設定的2%通膨標準,尚有一段距離,單就通膨目標數字而言,就絕對尚未到確定可停止緊縮的時候。

再者,通膨壓力與風險持續存在、甚至可能增加之中。美國對中國祭出的貿易戰、科技戰,倡導「信任夥伴供應鏈」、「友岸外包」等,對物價不利,導致過去對壓低物價有利的全球化,即使尚未到逆轉的地步,至少也是頓挫、停滯。而如持續中的俄烏戰爭、新爆發的以巴事件,都有可能再次拉高能源價格。如果這些不利因素發酵,再次拉高通膨,不必懷疑,聯準會一定會毫不手軟的再升息。

因此從鮑威爾的記者會、聯準會聲明中都可看出,官方對未來利率走勢,其實就如過去一樣:絕對不說死、保持最大的彈性。鮑威爾在記者會中說「我們要問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再加息嗎?」而有如自問自答似的,他強調了「如果經濟狀況需要,進一步加息很大程度上仍是一個選項」。

而聯準會聲明中提到第3季經濟經濟活動「快速擴張」、通膨依舊偏高,並重申「堅定致力」讓通膨率回歸目標2%,這些話其實是「不怎麼鴿派」的言論:聯準會明確說出以官方標準與要求而言,現在的通膨明顯偏高,官方還是以2%為通膨標準目標,那些不斷遊說要央行「放寬標準、增加彈性」不要再以2%為通膨目標者的話,顯然不被接受。至於說第3季經濟活動快速擴張,其實就是強調聯準會仍有升息空間,原本外界都認為經濟衰退、失業率增加會限制央行升息腳步。

嚴格來講,雖然利率會議決議維持利率不變,但從會後聲明與鮑威爾記者會的說詞來看,頂多只能說現在央行沒那麼「鷹氣沖天」,但距離鴿派對市場的「慈眉善目」還是距離遙遠,鮑威爾說「我們對是否達到如此立場(指通膨回到2%)還沒有信心」,並非純然的謙虛之詞。

美國第3季經濟成長率為4.9%(季增年率)、高於外界預期,美國經濟展現的韌性與強勁讓人意外,對貨幣政策而言,這會同時帶來正面與負面的影響。正面影響是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空間更大,不必受制於經濟低迷、失業增加帶來的政治與社會壓力,讓其在該升息時不敢升息。但負面影響則是經濟強勁、對勞動需求強勁等,可能又進一步提高通膨,或至少讓通膨下降速度更慢更緩。

下個觀察點是年底的利率會議,原本市場認為年底會再升息1碼者居多數,不過在上週再次維持利率不變後,認為年底也是維持利率不變者的比率上升。不過,如果聯準會想要「鞏固」對抗通膨至今的戰果,年底或明年第1季再升息應屬合理,因此升息周期應該是接近盡頭但尚未到盡頭。至於想要明年中看到降息,難矣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