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這次恐怕是台灣最後一次「民主選舉」了!

2023-10-16 06:00

? 人氣

台灣僅用30年的時間就將美國標榜200多年的民主選舉走到盡頭了!如今美國未在外力干涉下,也一樣走到兩黨對立,選民意識形態也成兩極分化,與台灣狀況雷同。(資料照,李東陞攝)

台灣僅用30年的時間就將美國標榜200多年的民主選舉走到盡頭了!如今美國未在外力干涉下,也一樣走到兩黨對立,選民意識形態也成兩極分化,與台灣狀況雷同。(資料照,李東陞攝)

這個標題聳動嗎?嚇人嗎?還是警示預言?此話是年初於私下場合聽蘇起先生說的,是語重心長,充滿憂慮,在簡述當時內外形勢後委婉說出的結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時在座多人,皆陷於沉思,畢竟他是創造「九二共識」這一戰略模糊,使兩岸得以擱置爭議開展交流的第一人,尤其在中美台關係及兩岸問題上,自有其獨到的見解。沒想到半年之後的今天,看來恐怕真要一語成讖了!

台灣僅用30年的時間就將美國標榜200多年的民主選舉走到盡頭了!如今美國未在外力干涉下,也一樣走到兩黨對立,選民意識形態也成兩極分化,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無延續性,即使有延續也無糾錯機制,不然就是換屆政府,政策就180度的翻轉,這些現象非僅美國存在,當今世界凡行所謂民主選舉制度的國家幾乎都存在同樣的問題;歐洲、南美如此,近如韓、日、菲律賓、澳洲亦是如此。而台灣姑且不論是否還有以後,先檢討一下30年來所實踐的「民主選舉」是否真的是我們想要的? 

一、「民主選舉」怎麼變成「民主革命」?

全民投票的結果不是換黨執政,而是國家認知不同的「政權更替」,是從阿扁時期的「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到小英時期的已經做到了但「不可說不可說」的階段,若清德執政,則可理直氣壯的說自己代表的是台灣大多數人的「民意」,「台灣」本來就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然後呢?恐怕就真的沒有然後了!

20231011-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11日出席信賴台灣客家後援會成立大會。(陳昱凱攝)
筆者憂心,賴清德執政後,會理直氣壯的說自己代表的是台灣大多數人的「民意」,「台灣」本來就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資料照,陳昱凱攝)

綠黨一路走來是假民主之名,行革命之實,是以「革命精神」來推動選舉議程,走到今天已完成了「和平演變」,事實上也就是「利益的重分配」,只因執政績效實在不良,政府失職失能且貪腐問題有如黑洞,人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所以這次的選舉被綠黨視為「既得利益的保衛戰」可美其名曰「政權保衛戰」、「國家」存亡之戰。為穩住江山,必然會動用國家機器及一切資源削弱、清算、瓦解在野勢力。只因現在還不知道主要對手是誰,所以尚未出招。

無奈在野各方勢力山頭,認不清形勢,還在走所謂政黨政治「願賭服輸」的老路,一群沒有共同「理念」毫無「革命意識」一盤散沙的在野群體,如何面對因「革命」奪取了政權,再以此「革命精神」來保衛政權的執政黨?尤其影響台灣選舉最大的外部勢力美國,這回卻擺出中立姿態,「中立」對執政黨來說就是「不反對」,但對在野來說也就意謂著「不支持」,這樣的形勢是否已高下立判了呢?

二、「在野制衡」怎麼變成「民主獨裁」?

在野陣營完全喪失了革命精神,更別提組織動員能力了!看看綠黨當初是怎麼鬧「革命」的?一個服貿協議「ECFA」就能發動學生攻佔行政院、立法院,最後是「造反有理,革命無罪」打砸搶受到保護,反而是執法人員受到懲戒!不是說好政黨退出校園的嗎?管中閔先生的台大校長之路,何其坎坷?要說兩蔣時期是獨裁政權,也不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諱。獨裁政權之所以能為所欲為,是因在野政黨及所有民間社會運動團體皆失去制衡能力,因此在上位者假民主之名行獨裁之實也是理所當然了!

20140319-JW104-反服貿學生2-立院主席台-(吳逸驊攝)318太陽花學運
當初一個服貿協議「ECFA」,民進黨就能發動學生攻佔行政院、立法院,最後是「造反有理,革命無罪」打砸搶受到保護,反而是執法人員受到懲戒!(資料照,吳逸驊攝)

三、「言論自由」怎麼變成「網路霸凌」?

台灣現況是「言論自由」與「網路霸凌」是既矛盾又共生的存在,說言論自由嘛也是,因媒體上各種極端不實言論都存在,可說自由的毫無底線了!相對的讓人深悟痛絕的網路霸凌也是毫無底線的存在!人民都希望政府對此能有所規範及約束,但可怕的是政府以國家機器行「認知作戰」,「個人」如何能承受的起這樣的攻擊?因此當然產生「寒蟬效應」,這就不得不問,台灣還有「言論自由」嗎?

四、「選賢與能」?怎麼變成 「坐地分贓」?

選舉對候選人來說講究的是「商品包裝」,在爭取選票上是行「市場區隔」,選舉花費上是比「資本運作」,「努力賺錢」永遠趕不上「以權賺錢」。

藍白談合作,竟然有人出餿主意說「按成數比例」分權位,將原本私下運作之事般上檯面,如此明目張膽的「分贓」,真是連形象都不顧了!「一陰一陽之謂道」,全都攤在陽光下,非道也!人事權與財務權,是領導者的權力基礎,密而不宣始顯權威,一經曝光,即難善了,若「分贓不均」必生內亂,明面上必須是理念的結合,而團結與否則看權力分配是否皆符合雙方期待。正治本應是「為人民服務」,哪知走到今天卻成了「奇貨可居」!

五、大家的時間真的都不多了!

九合一選舉時就已發出在野合作才能下架綠黨呼聲,也因此獲得不錯的成效,但為何時至今日在如此重要的大位選舉上仍不見整合跡象呢?局外人可能不知高來高去如何在運作的,但可以肯定判斷,「時間」並不在「在野」這邊。

而綠黨也不知該打「誰」,只能好整以暇的聯繫各方支持者,一付勝券在握之勢,但若綠黨在兩岸問題上仍提不出有效政策,也能預判,若想繼續執政的時間恐怕也不多了!

對選民來說,無論支持誰,都當作是最後一次行使公民權利的機會吧!

*作者為孫子兵法講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