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睽違多年的聖嬰現象重返地球、世界各地酷暑難耐之際,美國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凱瑞(John Kerry)18日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分別會晤了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與國務院總理李強。
美國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凱瑞(John Kerry)上週在華府曾對國會議員表示,他希望與中國在減少甲烷排放、逐漸淘汰煤炭、打擊毀林行爲等三方面透過談判取得進展,並且督促中國制定更嚴格的氣候目標,包括提前碳排放量達到峰值的日期。凱瑞還說,拜登政府對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實現 「穩定」,「如果可能的話,不做任何讓步」、「找到我們應對氣候變遷可以合作的方式」。
《紐約時報》說,美國與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可再生能源投資國、以及化石燃料污染排放國。兩國排放到大氣層的溫室氣體加起來約佔全球排放量的40%。英國《金融時報》說,美中之間的氣候談判已經中斷一年(去年裴洛西訪台後由北京單方面叫停),美中關係也惡化到1979年兩國建交以來的最差狀態,不過華府仍試圖單獨處理氣候談判問題。拜登與習近平去年11月在峇里島同意重啟氣候談判,但今年2月的高空間諜氣球又讓這個計畫拖到現在才付諸實現。
美中對於氣候變遷做了哪些工作?
《紐約時報》指出,在2015年的《巴黎協定》中,幾乎所有國家都同意控制碳排放,避免全球氣溫繼續上升,但這很大程度是因為美中暫時放下了「誰應該先減少碳排放」的爭論,同意一起採取行動,這也說服了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一同努力應對全球暖化。
美國的目標是在10年內將碳排放量降低近50%,並於 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中國則是讓碳排放量在2030年達到峰值,然後在2060年實現凈零排放。分析師指出,兩國確實有希望實現短期目標,但前方仍有重重難關。
美國雖然對清潔能源投資3700億美元,並且立法限制汽車廢氣排放與工業污染,但美國也一直在批准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項目,對於幫助貧窮國家支付擺脫化石燃料所需費用的承諾,美國也未能兌現;中國的電動車銷量領先世界、太陽能發電量更高於其他國家總和,但中國對於煤炭的消費仍在繼續增加,甚至建設更多燃煤發電廠。
根據中國外交部新聞稿,李強18日與凱瑞見面時則表示:「要踐行多邊主義,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和原則。要承擔各自責任,遵守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應帶頭減排、儘早兌現資金承諾,發展中國家要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要共享科技成果,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發達國家應給予發展中國家更多技術支持。」
凱瑞16日抵達北京後,17日與中國氣候特使解振華會面,並且進行超過10小時的漫長談判。《紐約時報》指出,凱瑞與解振華這兩位年逾70的氣候特使互稱對方為「老朋友」,解振華說:「我算了一下,自從我們兩人被任命為特使以來,我們已經見過53次。」由於79歲的凱瑞和73歲的解振華已經談判了二十多年,這個數字並不讓人意外。凱瑞則強調,即便對其他問題存在爭執,美中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仍應進行合作。
凱瑞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晤中國總理李強,以及中國最高外交官、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作為布林肯與葉倫之後、最近一個月第三位到訪中國的美國重臣,凱瑞同樣肩負美中重建互信的重任,他在北京也強調「兩國可以利用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來重新定義陷入困境的美中關係」。
《路透》指出,凱瑞到訪北京的三天行程中,全球各地頻傳極端高溫,包括加州死亡谷與中國新疆都測得攝氏52.2度的驚人氣溫。當凱瑞向李強說明新疆氣象站的溫度時,李強則回應「這可能不是官方數據」,凱瑞則堅稱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嚴重。李強表示,世界正面臨嚴峻挑戰,中美乃至所有國家都有責任加強協調,建立共識、加快行動。
凱瑞指出,美中雙方兩年前已達成協議,要推動全世界擺脫無限制使用煤炭發電的情況、並且限制甲烷排放。凱瑞與王毅會晤時也表示,美中可以在應對全球暖化的問題上發揮領導作用、重新定義雙方的合作與能力,相關會談也能讓因為台灣問題與貿易爭端惡化的兩國關係提供一個新的開始。凱瑞樂觀表示,11月底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召開前,美中可以取得更多成果。
曾在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擔任國務卿的凱瑞,在拜登(Joe Biden)政府任內三度以氣候特使身份訪問中國。王毅以「老朋友」稱呼凱瑞,重提去年11月的峇里島成功拜習會,強調「中方願同美方加強對話溝通,探討互利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並稱「中美氣候變化合作有巨大潛力」、「希望美方奉行理性、務實、積極的對華政策,繼續堅持一中原則,妥善處理台灣問題」。不過新華社16日發表一篇英文評論表示:「最近的美中官方互動是防止進一步誤判、引導雙邊關係重回正軌的良好跡象,但改變中美關係僅靠氣候特使是不夠的。」
新華社指出:「白宮尤其應該牢記,在雙邊關係中尋求將與中國的合作、與中國的競爭以及對中國的壓制分門別類、割裂開來,在實踐中是根本不現實的,也是北京無法接受的」, 「中美合作要想健康、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將雙邊關係視為一個整體」。《環球時報》在17日的社評中則寫道:「如果美國繼續打壓中國,導致雙方之間關係緊張和敵對升級,不太可能有利於任何形式的合作,包括在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
不過《紐時》也指出,分析人士一致認為美中兩國減少碳排放量、以及幫助其他國家轉向清潔能源的速度,將決定地球能否避免全球暖化帶來的嚴重災難。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的大衛・桑德洛(David Sandalow)對《紐時》表示:「沒有中國參與,就沒有解決氣候變化的方案」、「世界上兩個最大的排放國確實應該就此生存威脅進行對話。」英國智庫查塔姆研究所的中國氣候政策專家李永怡(Bernice Lee)則表示,關鍵問題還是中國針對「更快地淘汰煤炭」進行談判。不過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麥可・格林史東(Michael Greenstone)指出,中國政府不願意表現出被美國說服的樣子,因此凱瑞訪華期間北京不可能發布「碳排放目標」或「降低煤炭消費」的重大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