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噴完口水後,回頭看看治水成績與未來吧!

2018-08-28 07:30

? 人氣

823暴雨造成中南部水災,未來類似的暴雨可能頻率更高、強度更強。圖為嘉義地區淹水情形。(圖/網友提供)

823暴雨造成中南部水災,未來類似的暴雨可能頻率更高、強度更強。圖為嘉義地區淹水情形。(圖/網友提供)

823暴雨讓中南部縣市成水鄉澤國,民眾怨聲載道,加上政客勘災、發言的不當,讓全台口水齊噴。但在噴完口水後,終究要回歸問題基本面: 未來怎麼辦?有無可能杜絕水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答案不是讓人太喜歡:杜絕水患是不可能,因為全球的極端氣候只會越來越嚴重;我們能作到的大概就是降低、紓緩其影響與衝擊罷了。

這次中南部淹大水,許多地方數日水都難退,曾喜孜孜誇其台南市長任內治水成績的行政院長賴清德面對不少責難、批評,賴揆為此祭出「上帝說」:像這麼大的雨勢,下在台灣哪一個城市可以不淹水?「看哪一個批評的人可以講出來,讓他當上帝,選擇這些雨量下在哪些地方,他有把握不會淹水?」結果當然更被罵翻而在隔天被迫道歉。

平心而論,賴清德的發言當然不當,不論時機、措詞、及對自己職務的認知上都犯錯。但他也點出一個現實的事實:這麼大的雨,有那個地方不會淹水?

答案應該就是沒有。因為所有都市設計、水利工程的設計與施工,都有一定的準則標準,例如台北淡水河防洪標準以200年洪水頻率為標準,中央主管的河川防洪標準為100年,縣市管理為50年;至於各地較小型的水利設施,標準又更低了:如區域排水設施的洪水頻率標準為25年,都市雨水下水道更是僅有5-10年。

以這次雨量動輒是1小時超過200公釐、24小時超過600公釐的數字看,其實大部份都已超過原設計標準能承受的雨量,要不淹水也難。因此,未來水利工程是該考慮提高設計標準,不再以過去的n年洪水頻率為準則,因為,我們未來要面對的應該是頻率更高、強度更強的暴雨量。

這其實就是近十多年,全球共同的命運─持續增加與加強的極端氣候。例如上世紀1950-1960年的10年間,全球極端氣候出現13次,世紀末的1990年到1998年,出現72次;近20年,極端氣候造成60萬人的死亡,1.9兆美元的損害。

而所有報告與指標都指出,未來情況只會加劇不會紓緩─歐盟研究中心預估世紀末的2071到2100年,每年死於極端氣候人數將暴增至15萬人,遠遠高於過去平均每年3000人;聯合國氣候委員會(IPCC)說,除非地球暖化受到控制─目前來看難度很高,否則極端氣候會更惡化、造成的傷害也更大。

所以對台灣未來要面對頻率更高、強度更強的暴雨等極端氣候,應該不必懷疑;其實,不必看數據,一般民眾應該也有感覺,近年豪雨、乾旱、極熱、酷寒(記得那個帝王寒流嗎?)等極端氣候次數既變多、又交替而來;在這次的823暴雨前,今年就已發生過多次暴雨成災的事件。

不過,再怎麼提高工程設計標準,還是有窮盡之時,提高設計標準造成的工程經費增加,可能是指數型增加,而且我們其實無法確切知道未來要面對的氣候、雨量變化會嚴重到什麼情況,因此其效益未必佳、更不可能無限提升標準。更何況,過去台灣治水向來是「工程掛帥」,花了數千億元加高堤防、蓋抽水站等,撇開計劃與工程執行的好壞不談,從結果來看顯然難以因應今日與未來的挑戰。

因此,治水的計劃與思維也可能要調整:碰到暴雨既然難完全避免淹水,就該想想,第一線水利工程失敗後的處理,如何拉低洪水尖峰、讓水退得快、甚至「淹在指定地區」,就是下一個面對的問題。水利專家所說的「海綿城市」─從減少都市中的水泥鋪面到增加屋頂花園、多規劃滯洪池、滯洪區(許多公園、學校操場、公有地都可考慮),是該作但未作、或作得不夠。

台灣過去投入的治水預算相當龐大,許多人仍對什麼「8年800億」(後來追加為1160億元)、「6年600億」的治水預算與計劃有印象;這次的淹水讓許多人批評浪費了這些錢。

過去的治水預算是否浪費糟蹋,因為面對的天候雨量不同,有必要更專業檢驗才能下定論;但既然已知未來極端氣候將成常態,治水計劃與思維、工程準則就該考慮調整因應,去年通過的前瞻計劃中,「水環境」部份編列了超過二千億元,其中屬於治水防洪的預算就超過一千億元,蔡政府何不從這裡開始修正調整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