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買股,投資金額固定其實是錯的!台灣人3大投資誤解:忘了考量通膨

2023-06-07 09:40

? 人氣

定期定額買股,投資金額固定其實是錯的。(圖/取自pixabay)

定期定額買股,投資金額固定其實是錯的。(圖/取自pixabay)

想養成一個好的投資習慣,應該盡可能降低持續執行的難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畢竟生而為人,「感性」大過「理性」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在生活上感性一點無傷大雅,但投資上不理性的決策容易造成嚴重損失。因此如果採用自動化的投入策略,就能讓你的投資計畫更加牢靠。

「定期定額」就是一個極佳的自動化策略。它最大的優勢就是非常方便,你在券商APP只需花2分鐘設定,後續等每個月薪水進帳時,將台幣(或美元)轉至扣款帳戶就好。相較於手動買股票時,你可能會因為股價大幅波動而不敢下手,撇除人性的方式能確保你在下跌時,持續用便宜價格買進,簡直是內建了自動低檔加碼的機制(買到更多單位的股票),上漲創新高時也不會暫緩投入,摒除投資時一切不理性的因素。

3個常見的定期定額誤解:

1. 定期定額 ≠ 刻意分批進場

如果搜尋關於定期定額缺點的文章或影片,多半會看到資金參與市場較慢的問題,這部分確實沒錯,前面我們也為你說明了為何分批進場的效益較差。

不過,為什麼這容易讓你誤解呢?因為並不是每個人的定期定額都等同於分批進場。舉例來說:假設你是一個剛出社會的應屆畢業生,也剛開始意識到投資理財的重要。你打算把每月的薪水扣掉必要開銷並固定存下5000元投入ETF,就可以選擇設定每個月定期定額5000元。

這會造成資金效率變差嗎?其實完全不會。因為每個月的這5000元,就已經是你當下全部的閒錢了。換句話說,這並不是「刻意」把一筆資金拆成數等份,也不會因為延後資金進入市場的時間進而承受較低的資金效率。換個角度想,每月扣除必要開支後將剩餘資金定期定額,反而應該視為每個月份的「單筆全數投入」。千萬不要以為單筆投入較佳,就把錢累積一大筆之後才投入,這完全是本末倒置。

延伸閱讀:0056、00878…存股ETF領股息頻率越高越好?投資達人:不符合4條件,月配息也沒用

2. 定期定額 ≠ 任何標的都穩賺不賠

很多人誤以為只要套用定期定額的方式,就能避免虧損。這很大程度該歸咎於金融業界的不實宣傳,過去理專會叫人一次投入大筆資金購買他們推薦的金融商品,但經過幾次市場大崩盤、害客戶賠錢後,金融業界便改用定期定額的方式包裝,推廣各種奇怪的商品。雖然這的確大幅降低客戶賠錢的金額,但也忽略了定期定額成功的的一個重要大前提:標的長期上漲。

好消息是,如果你採用指數投資,那就不用為此煩惱。沒有人說只要定期定額就一定穩賺不賠,但如果能將標的分散至全世界,我們還是可以樂觀期待全世界能夠越來越好,而這長期而言將會帶動股價成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