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終結所有因匱乏所帶來的貧窮─全民基本收入(UBI)

2018-08-14 05:50

? 人氣

天主教首屆世界貧窮日,教宗方濟各宴請上千名來自歐洲各地的窮人。(美聯社)

天主教首屆世界貧窮日,教宗方濟各宴請上千名來自歐洲各地的窮人。(美聯社)

美國傑出的文學評論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2004)曾在其著作《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指出:人們對影像媒體所傳遞出的許多訊息,即便是像戰爭或疾病這類的震憾,反映出來的也不過就是紆尊降貴式的關懷而已。換言之,人們對現實中許多殘酷事實的反應,多是站一個相對安全且優越的環境裡,以一種看似人道的關懷,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蘇珊把這種態度稱之為「旁觀他人的痛苦」。當然,更不消說,其實還有更多的人們,雖然他們嘴裡不願承認,但他們的確是用一種娛樂的心態來觀賞他人的痛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這個角度出發,本文要討論的就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舊困擾人類一半以上人口的貧窮問題。筆者來自貧窮家庭,雖不敢說致力於消除地球上的貧窮為職志(消除貧窮,並非等同消滅窮人,在此必須嚴格區分,雖然從表象看來,消滅窮人的同時也就消除了貧窮),但至少不會淪為上述蘇珊筆下所說的旁觀者,因為筆者深切在真實的生活裡體驗過貧窮的狀態。因此,以下本文分三個部份來思索二十一世紀的貧窮問題:一是為什麼會貧窮?以及窮人為什麼不斷地做蠢事?二是分析貧窮其實是一種匱乏的心態;三是提出解決貧窮的可能方法。

首先,為什麼會貧窮?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 1925-2013)曾經把貧窮稱為「人格缺陷」,儘管大多數的政治人物都不會說得這麼露骨,但這種認為貧窮的原因係來自個人缺陷的觀點卻根生蒂固於一般人心裡。但是事實果真是這樣嗎?當然,有些人的貧困狀態的確來自於他自身的決定與判斷,但不可否認的,也有相當多的貧窮案例,純係就是運氣不佳,例如意外的車禍或疾病。甚至,我們難道不曾想過:除非貧窮是一種血統上的遺傳基因,不然為何貧窮會不斷地在同一個家族裡世襲循環?破除「貧窮基因說」的最佳證據,就是社會階級的複製論,也就是說,當代社會上的貧富差距,主要的原因係來自他們原本的社會階級地位,於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世襲罔替的結果,讓貧窮不斷在出現在同一階級的家族中且永無翻身的機會。

反駁者或許會提出另一種說辭:窮人總是在做蠢事,打架、鬧事、暴食、酗酒、吸毒…,這些不都是他們為什麼貧窮的原因嗎?對此,本文要提出另一種思考角度,即因果錯置的歸因謬誤。這麼說吧,也許窮人的借貸比別人多、儲蓄比別人少、抽菸比別人多、運動比別人少、喝酒比別人多、吃的食物也比較不健康、甚至連學校成績都比較差。但是,這是造成貧窮的原因嗎?恰恰相反,這些都是因為貧窮之後產生的結果。

或許從這個因果錯置的歸因謬誤裡,正好讓我看清一個事實:貧窮其實是一種匱乏的心態。這就是本文要探討的第二個議題。

19日是天主教首屆世界貧窮日,教宗方濟各與窮人同桌共享美食。(美聯社)
天主教首屆世界貧窮日,教宗方濟各與窮人同桌共享美食。(美聯社)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夏菲爾(Eldar Shafir)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穆蘭納珊(Sendhil Mullainathan)曾針對貧窮發表了一項革命性的新理論,訴求的核心就是「笨蛋,重點在於情境」。所謂貧窮,並非單指沒有錢、沒有工作、或沒有食物而已,它實際上是一種長期的匱乏情境下所產生的精神壓力。物資上的貧乏的確會使我們窘困,可是這個窘困一旦持續不斷,就會進入本文所稱的「貧窮狀態」,此狀態一旦產生,就不是單指物質上的貧乏,而是物質貧乏下對人產生的效果,是一種長久的不安全感和恐懼。因此,處在貧窮狀態下的人,會開始失去思考長期問題的能力,因為在貧窮的狀態下,進行長期規劃只會讓自己更氣餒與心碎罷了,最好不要對未來抱著希望,當下有好處可拿的時候,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於是,金錢上的匱乏,固然是一般人想像的貧窮,但貧窮真正的面貌,其實是一種對未來不敢有想像的自我貶抑狀態,然後衍生出及時行樂的小確幸或貪小便宜等各種社會現象。如此一想,我們極可能早已身處「貧窮狀態」而不自知許久了。試想:我有多久不敢去規劃自己的未來了?我們的社會有多久讓我們看不到未來的理想了?我們的教育有多久不曾擘畫未來的遠景了?我們的國家有多久不曾開展未來的藍圖了?這些現象不斷呈現著我們個人、社會、教育和國家是否早已身處貧窮狀態很久了?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如何解決貧窮問題?」已成了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了。或許還有些上流人士會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好吃懶做、沒有責任感、或其他人格上的缺陷所導致,這是他們咎由自取,關我什麼事?我為什麼要幫助他們?

或許這些上流人士說中了一小部份窮人的原因,但真正大多數窮人的窮,僅僅只是因為他原本就是窮(即他本身就是來自貧窮的原生家庭或社會階級),只要能改變個讓他窮困的原因,絕大多數的窮人就能扭轉貧窮的循環複製模式。或者,這些上流人士口中所稱的窮人,他們僅僅是在金錢或物資上的匱乏,但他們卻不一定會陷入本文前述所說的「貧窮狀態」,甚至有些窮人雖然身處貧困之中,但卻不會為求生存而傷害他人,甚至仍願意選擇善良而幫助其他人,這難道不是人性中最珍貴的財富嗎?這些可貴的人們,其實他們一點也不貧窮,他們只是欠缺金錢物資的人而已。

在此,容我引用前幾年美國一部有名的電視影集「紙牌屋」(House of Cards)裡的一句話:「社會進步的證明,並不是富人更富有,而是窮困的人不再貧乏!」雖然貧窮有各種類型,但解決的方法卻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每個人不虞匱乏!

試想,我們到底為了害怕匱乏而犧牲了多少人生中重要的人事物?現代工商社會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都身陷在他們覺得毫無意義的「垃圾工作」裡,因為他們必須做這些無意義的工作來獲得財務上的薪資;當代普及教育的推動讓每一個學童去學習一些他們可能毫無興趣的科目,因為他們被告知必須為未來的職業工作做準備。人們每天早出晚歸耗盡心力與時間、犧牲自己的興趣與快樂,縮短與家人相處的時光、被迫忍受社會上一些不合理的對待……,只因為害怕匱乏,而匱乏會耗竭你所有的精力,讓你沒有能力專注於其他對你也具有重要性的事情。

人工智慧會未類帶來末日嗎?祖克柏與馬斯克持相反論調。(美聯社)
人工智慧為全人類帶來最有產能的效率,會因此讓人們不再懼怕貧窮嗎?(美聯社)

曾經,人類為了追求自由,而發動過許多場政治革命,但現在我們卻深陷於因懼怕匱乏所帶來的貧窮,而自願放棄更多的自由。這是多麼諷刺的現代化社會。因此,如果我們想一舉解決所有因為貧窮所帶來的社會問題,那為何不讓每一個人都不再匱乏,而且是從心態上永遠不再害怕匱乏?

怎麼做?近十年來一個頗富爭議的概念正逐漸引起世界各國社會學家和經濟學者的關注,那就是「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簡稱UBI,又稱為「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或「基本收入」(Basic Income)。它的主要訴求是指不論工作、收入、財產等任何條件,人人皆可領取由政府或團體組織定期定額發給全體成員(人民)基本生活條件之金錢,只需要是該國的國民或某地區的居民,或某團體組織的成員就足夠了。無條件基本收入讓任何人,即使無法從事謀生活動,包括工作、創業、投資等,也能享有基本生活所需,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而不會因經濟問題而無法生存,且不必因為經濟壓力,而被迫從事不適合自己、或是勞動條件惡劣的勞動。

誠如美國作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所說的:「機器人才講生產力,人類擅長的是浪費時間,實驗,玩耍,創造以及探索。」當現代化追求效率的生產方式,帶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產能的同時,管理者也開始譴責醫療與教育的成本太高與效率太差。殊不知,醫療與教育本就不該以成本和效率計算,當其他產能極大化之後,我們所節省或累積下來的時間與成本,不正代表著我們有更多的時間與資源能投入在醫療與教育嗎?

同樣的道理,當AI人工智能逐漸取代人力,帶來人類社會有史以來最有效率的產能之際,難道我們仍需把許多人綁在他們厭惡和學不到任何東西的工作上,只為謀取一份微薄的薪資以求不虞匱乏的溫飽嗎?當然不是,相反地,現代社會的真正發展方向,應該是賦予所有人更大的自由,使他們能輕鬆地遊移於受薪工作、受教育、照顧家人和志願工作之間,不再為了懼怕匱乏的貧窮。如此一來,或許未來的人類社會,貧窮將不再貧窮了!

*作者為南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