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路霸凌來敲門 為何通常只能無力又無言以對?

2015-04-26 01:33

? 人氣

然而,前面三者為告訴乃論,得由被霸凌者親自提出告訴。面對上百萬條罵己的言論以及一對多的情況下,被霸凌者願意挺身而出、且有能力應付訴訟的可能性不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外,在筆者及組員進行資料蒐集和分析的過程中,發現針對台灣網民行為以及網路霸凌現象的研究資料仍較零碎、分散;致電到政府部門詢問是否有相關的網路霸凌訴訟統計、網路空間、問題管理單位,但由於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管轄互不清楚,詢問之下未果。

4.實名制,行不行?

近日也出現一陣「是否該推網路實名制」的討論。實名制的好處,固然可以確認網路用戶的真實身分和對違序行為有預防效果,但卻有資安以及限制言論自由的疑慮。

韓國做為第一個推行網路實名制的國家,在實行的過程中,因設定大流量的網站得實行實名制,導致網民轉而使用其他中小網站,實名制得跟進調整;後因youtube、facebook進軍全球網路世界,韓國對本國網站的嚴格限制影響其競爭力,企業開始反彈;此外,三番兩次的用戶個資遭竊、外流,讓實名制愈來愈不得人心。

2012年,經憲法裁判庭判決違憲,韓國終止此法。

擁有超過6億網民的中國,人肉搜索與網路霸凌事件層出不窮;2012年開始推出網路實名制,到2015年3月1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全面施行。

台灣未明確出台網路實名制,但大眾已然活在由商家和交易活動主導的實名制中。許多訂票、註冊會員、購物等網路程序,都要求用戶提供身分證、手機、電子郵箱、信用卡號、地址等個人資訊,用以確認是否為交易本人。至於網路社交平台是否要推行「前台自願,後台實名」等機制,會不會影響發言意願,值得大眾思考。

5.當言論自由成「最高指導原則」 網路空間管的了嗎?

最後,也是「言論自由」跟「網路言論秩序」之間的平衡。該不該管制?管到什麼程度?是否違憲侵權?這之間的矛盾是所有政策和規範要推行前,最難取得共識的一點。

在網路使用人口比例不斷擴大的趨勢下,或許公民、政府能思考,網路言論空間的專屬法制是否該建立?若是,得如何建立才能同時不傷及言論自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