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東亞青舉辦權被取消,看東奧正名公投

2018-07-25 05:40

? 人氣

可惜的是撤銷主辦權事實已經造成,我們當然希望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但就今天的慘痛結果,我們必須認清幾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一,雖然紀政個人曾於1960年代三度以「台灣」名義參與奧運,也成為國際體壇受人尊重的運動員,對增加我國參與世界體育活動有正面助益。但如同她「以沉痛的心盼匯集民意,讓台灣能抬頭挺胸以自己的名字走向世界。」的想法,在「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的國際現實考量下,我們也要「以沉痛的心盼匯集民意,以讓台灣的選手有機會參與競賽為第一優先。」畢竟,選手與教練以汗水與生命所希望培育的,就是希望能夠在競賽場上發光發熱,如果連參賽資格都有問題,連出場比賽都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國人的期待和選手與教練一切的努力,一切都將白費!

因此,我們希望國人能審慎思考如何才能使選手有機會出場?在強調以何名義舉辦賽事(參賽)與能不能出賽之間,當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時,究竟孰輕孰重?

第二,雖然對岸「政治干預體育」的結果將更不利於兩岸關係,但我們必須思考,政府或民間在推動「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工作上,是不是自己就先犯了「政治干預體育」的毛病?

筆者知道這樣的說法並不討喜,甚至有被指為替對岸說項的危險,但我們實際想、認真想,「中華台北」的會籍在國際間行之有年,也從來沒有妨礙過中華民國參與國際賽事,不是嗎?連近日的威廉瓊斯杯籃球邀請賽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籃球協會「Chinese Taipei Basketball Association」都是「中華台北」,也未見有國家或地區抵制;讓蔡政府和當時主辦單位台北市引以為傲的「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我中華民國也是依「奧會模式」以中華臺北名義參加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共有145個國家與地區參與,連對岸都來了,也是不見國家或地區抵制。

「中華台北」改名為「台灣」真的具備了必要性與急迫性?還是這一切都是國內政治因素的考量而刻意被挑起?

第三,有理想也必須要有可行性。

要將「中華台北」改名為「台灣」不是不能主張,但如同前面所言,「以奧會組織與國際現實評估」,通過的機會比被彗星直接擊中腦袋的機率還要低!「以奧會組織與國際現實評估」是必須的,我們不能「蒙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摀住耳朵就以為聽不到」啊!如果連世界衛生組織我們從以往的可以進入會場「觀察」,淪落到目前的不得其門而入,連在會場外舉布條都要被當地警方驅趕,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考量「奧會組織與國際現實」?

第四,不論執政或在野,都需要拋棄黨派之見,共同承擔挽回被取消主辦權的責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