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台灣人繳給日本帝國的「血稅」─原臺籍日本兵的求償

2018-07-01 07:10

? 人氣

靖國神社拒絕撤銷合祀的理由,從當時的靖國神社副宮司池田良八的下面這一段談話中可以瞭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戰死時他們是日本人,死後怎麼可能變成不是日本人呢?作為日本兵,當然是懷著死後能被祭祀在靖國的心情而戰死的,所以不能因為他們遺族要求就終止供奉。既然是他們自告奮勇地要求自己要求和內地人(註四)一樣為日本參戰,被祭祀在靖國神社是理所當然的」(1987年4月16日《朝日新聞》)。

但撰寫《靖國問題(2005年出版)》這本書的作者──東京大學教授高橋哲哉(1956~)就很不以為然的指出:「池田的這番話使人們不得不認為雖然戰後幾十年過去了,靖國神社的殖民主義本質仍然絲毫沒有改變。因為『戰死時是日本人』,前殖民地出身的陣亡者就永遠得作為殖民統治下的『日本人』當宗主國的『囚徒』。說他們是『自己要求和內地人一樣協助作戰、作為日本人參加戰鬥」的,世上還有比這更自以為是、更傲慢無禮的邏輯嗎?如果這不是殖民統治者對被統治者抱有的自以為是和傲慢無禮的態度的話,又是什麼?』」

圖一:「靖國神社」入口與「第一鳥居」,「第一鳥居」在1943年(昭和十八年)被撤去。現在的鳥居於1974年(昭和四十九年)所重建的,高度有25公尺。(作者提供)
「靖國神社」入口與「第一鳥居」,「第一鳥居」在1943年(昭和十八年)被撤去。現在的鳥居於1974年(昭和四十九年)所重建的,高度有25公尺。(作者提供)

圖按:所謂「鳥居」又稱為「天門」、「神門」,為神社的外門,外觀與功能類似中式牌樓(或稱為:山門),但結構外型相對簡單。「鳥居」不但是神社的出入口,也象徵是人與神的分界,具有空間界定的作用,因此在日本代表神域的入口。而在《古事記》中則說「鳥居」就是:「鳥停留之居所(橫木)」、或是指參拜神社時「穿(通)過」的牌坊,因日語中「穿(通)過(とおりいる)」與「鳥居(とりい)」發音類似而得名。製作鳥居的材料有──木、石、銅、鐵、陶、水泥等,基本上仍以木製鳥居為主。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1990年9月,依據日本厚生省援護局業務第一課公布的數據,(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臺灣出身者207,183人中戰歿者30,306人,朝鮮出身者242,341人中戰歿者22,182名。以死亡率計算,臺灣人將近15%,高於朝鮮出身者的9%,負傷者更是不計其數。若再以當時的人口數計,朝鮮半島人口約2,500多萬,而臺灣人口約600多萬人,可知二戰期間臺灣人為日本帝國繳納的「血稅」之苛重。

附註:

(註一)參見──歐素瑛:《戰後初期在臺日人之遣返與留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若將日籍軍人包含在內其遣返人數則高達46萬餘人。

參見──華樂瑞(黃煜文譯):《當帝國回到家:戰後日本的遣返與重整(When Empire Comes Home:Repatriation,and Reintegration in Postwar Japan)(遠足文化),p50。

(註二)靖國神社內對於合祀之先烈靈魂的計算單位為「柱」。即「一柱」代表一個已經犧牲的先烈。

(註三)參見──藍適齊:《在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的臺灣戰犯》(臺灣歷史事件簿37)(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7771424358.pdf)

附加參考:

(Ⅰ)許介鱗:《日本殖民統治讚美論總批判》(文英堂),p26。

(Ⅱ)馬樹禮:《使日十二年》(聯經出版),p117~142。

(Ⅲ)鍾淑敏、沈昱廷、陳柏棕:《由靖國神社【祭神簿】分析臺灣的戰時動員與臺人傷亡》(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十期)。

(註四)在日據時期,「內地人」為日本人有別於「臺灣人」的自稱。

(註五)參見──《文化研究期刊》(第4期/2007春),p196。

*作者為中正理工學院專科班畢,業餘文史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