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從德國教育看台灣──為什麼教不出明辨是非

2018-06-03 06:50

? 人氣

2018年才剛進入到第3個月,大書蟲比爾蓋茲(Bill Gates)已迫不及待向大眾分享他的兩本愛書。(圖/gatesnote)
巴菲特、比爾蓋茲與馬克左克柏等人,已經簽下承諾誓言,未來將大部分財產捐給公益事業。(資料照,gatesnote)

反之,台灣社會並不是如此,大多數有錢人都自私自利,一毛不拔,惜財如命,自以為家大業大,「高人一等」,其實可能連一位只有小學學歷的賣菜或自助餐婦人的品格都不如,因為後者尚知「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台灣許多富豪大都不這麼想,其中有些人財富怎麼來,可能都有問題,所以常被人瞧不起,因為他們都「窮」得只剩下錢,不知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為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德國人深信:社會是一個整體,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重,只有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配擁有尊嚴,整個社會氛圍才會和諧,人們生活才會愉快和安定。例如,有位華人去德國探親時,一次在遊覽漢堡動物園途中去了趟洗手間。當他出來時,被一位德國女士攔住問道:「可曾見到一個小男孩兒在裡面?」她說兒子進入洗手間很久了,到現在還沒有出來。原來是馬桶的拉杆突然失靈,沖不下水,男孩為了把自己用過的廁位沖乾淨,不把髒臭留給下一位,就自己動手修理。這位男孩認為,讓別人難受有失自己的尊嚴,這就是公德心與同理心的展現。

反觀我們,幾人有如此公德心與同理心?許多人到郊外風景區遊玩,離開後垃圾往往亂丟,只求自己方便,還有某黨高官,只因反對年金改革,居然公開鼓勵公務員「能撈就撈,能混就混,只要自己好就好,國家讓他倒沒關係。」如此自私自利,缺乏公德心與同理心,只要自己好,不管別人死活的態度,如何令人尊敬?能比得上以上德國小男孩嗎?一個國家是否有偉大,從其公民基本素養可以看出來。

德國父母非常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他們認為,良好的品德是被感染,不是被教導的。他們從來不要求孩子去死背所謂「道德準則」,而是從以身作則與心靈深處去啟發他們的良知,從日常生活中去讓他們體會什麼是倫理道德,如馬偕博士與新北市五股鄉的觀音山揹水人便是如此。

反觀在台灣,許多家長要求子女從小死背「弟子規」與「四書五經」等「道德準則」,以為這樣長大後就比較懂得倫理道德,事實並非如此,如雍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蔣介石等人,莫不飽讀詩書、深諳孔孟仁義之道,然而行為上又符合嗎?雍正為了保住權位,殺兄弟,連兒子也無法倖免,曾、李、左等漢人官吏,對已經投降的太平天國將士處以「凌遲之刑」,連南京城內許多無辜的老弱婦孺也不放過 ,蔣介石在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中的角色又如何?可見這樣的教育是有問題的。

1898年,滿清政府的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在北京開學時,光緒皇帝親臨主持,師生約有一千多人,抱括外國記者。光緒皇帝說,國家之所以積弱不振,任強權宰割,原因是官吏普遍貪汙腐敗,人民生活習慣差,根本原因是教育,只重視四書五經等偽善的倫理道德之學,忽視西方國家的民主、法治與科學教育。光緒認為這是國人心中之賊,只有全面破除,國家才有救。很難得中國皇帝有這樣的遠見,可惜當時國家權力掌握在老太后手中,已時不我予,獨木難撐腐朽不堪的大廈於既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