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甫專欄:HTC M9地表最美的失望手機,怎麼辦?

2015-03-18 09:31

? 人氣

舉例來說,對於華人從新曆年到春節,到元宵是買氣最旺的時刻。等到最近才推出新機,恐怕紅包錢早花完,只能望機興嘆。而且有消息傳來13日在台的發表會,16日才開始賣, 32 G 的最快要 20日取貨,64G 的要四月初才能拿到,折煞等待的粉絲。又HTC在MWC舉辦前不久請了嘻哈團體打造Rap歌曲做為公司行銷,其詼諧、戲謔的表現手法應對年輕族群有吸引力,可是一般來說年輕族群的購買力相對較弱,只是中階智慧手機的購買對象。以此對比HTC於MWC主打推出的M9定位應是在公司年度的高階旗艦機種,前後兩者在行銷的方向上明顯不同,讓人感覺前後矛盾,反讓應該有的效果互相抵消,行銷成效大打折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者,開發國際市場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及挑戰要比經營本國市場高出許多,以智慧型手機為例,進入異地市場初期,在尚未掌握通路的情況下,經常必須與當地電信業者合作,而之後若當地廠商推出類似產品,台灣廠商又缺少直營通路,當地電信商就可能偏好與當地手機業者合作,或以此為籌碼壓低台灣廠商的利潤,最後台灣廠商就只能黯然退出,HTC在中國、韓國的情況,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一方面,台灣科技品牌廠商需要面對的另一項先天不良因素,就是自身專業的代工背景。當代工廠商要發展自己的品牌時,必定會遇到是否要與代工品牌競爭的困境,若全力發展自身品牌,可能喪失原有代工訂單,成為台灣品牌發展的限制,而部份台灣廠商採取品牌與代工分家的方式因應,卻又使得自家品牌未必能得到代工廠的全力協助,進一步形成台灣廠商有好的技術,但未必能用在台灣的品牌身上。

因此,若台灣科技廠商有心朝向品牌經營的方向前進,首要之務就是避免前述幾項關鍵問題。在行銷上,廠商要徹底擺脫製造為中心的思考模式,「研發」內容除了產品製造技術提升之外,也必須針對需求市場進行深入接觸、瞭解,讓每一次行銷活動都能事半功倍,讓產品更貼近實際需求。此外,在選定目標市場時,將全世界當作一個大市場,分析那些國家的市場才真正適合台灣品牌的資源實力,例如歐美、中國等大市場固然吸引人,但或許一些開發中的中、小型國家,反而更適合台灣品牌做早期耕耘,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解決國內市場不足以勝任home market角色的問題,也讓廠商較容易針對市場特性來做行銷,減少無效行銷支出,或許這才是台灣科技品牌發展的生存之道。

*作者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代理院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