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報人張慧劍及其書《辰子說林》、《西方夜譚》:《多少樓臺煙雨中》選摘(1)

2018-05-25 05:10

? 人氣

「張慧劍做為一個報人,很早就在報界嶄露頭角,他在抗戰前主編《南京朝報》之副刊,時有新裁,動人耳目,一時之間洛陽紙貴⋯⋯」(取自維基百科)

「張慧劍做為一個報人,很早就在報界嶄露頭角,他在抗戰前主編《南京朝報》之副刊,時有新裁,動人耳目,一時之間洛陽紙貴⋯⋯」(取自維基百科)

民初報壇有所謂「三張」,乃指張恨水、張慧劍、張友鸞三人也。有人說他們三人是兄弟,其實是大誤。三張雖然都屬安徽人,但張恨水祖籍安徽潛山,生於江西廣信府。張慧劍是安徽石埭人,張友鸞則是安徽安慶人,完全沒有血緣關係。「三張」中張慧劍、張友鸞同齡,皆一九○四年生。張恨水年長九歲,一八九五年生,張慧劍、張友鸞均稱其為大哥,而且張恨水後來以寫小說聞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們也被稱為「南京三張」,是因為他們三人都曾定居南京、都曾在南京辦報、又都十分熱愛南京。其中的兩位 ─張慧劍、張友鸞,身後也都安葬在南京郊區牛首山下。另有稱他們為「《新民報》三張」,則由於他們先後都曾在《新民報》主持筆政,把《新民報》辦得有聲有色,為《新民報》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張友鸞在回憶文章中寫道:「抗戰期間,重慶《新民報》創刊,我拉恨水、慧劍參加,就有人說是『新民報三張』了」。

20180510-民初報業三張(取自維基百科)
「《新民報》三張」張慧劍(左)、張恨水、張友鸞。(取自維基百科)

張慧劍(一九○四~一九七○)做為一個報人,很早就在報界嶄露頭角,他在抗戰前主編《南京朝報》之副刊,時有新裁,動人耳目,一時之間洛陽紙貴,《朝報》銷數日增,無人不知有「副刊聖手張慧劍」矣。據報界同行華成章說:「其以《水滸傳》之三十六天罡為新聞界寫點將錄,筆調亦莊亦諧,語氣謔而不虐,因其交遊既廣,見聞尤多,一經描繪,似非又是,每引人作會心微笑,曾使當時白下(南京)新聞同業,每為啼笑皆非。」他評張恨水為「及時雨宋江」,有群雄之首風範;評張友鸞為「智多星吳用」,評自己為「花和尚魯智深」,評《中央日報》的社長為「大刀關勝」,批註曰「架子不錯」;評徐君武為「青面獸楊志」,批註曰「空學一身武藝,卻無識家,只落得天橋賣刀。」評張友鶴為「撲天鵰李應」,批註曰「小雖小,俺也是一莊之主」。(張友鶴為《南京晚報》社長,名氣不大),都可謂貼切妙極,令人捧腹大笑。

張慧劍最輝煌的時候是在抗戰時期,那時重慶《新民報》剛創刊,老闆陳銘德廣攬賢才,一時間張恨水、張友鸞、張慧劍齊聚一堂,時稱「三劍客」,隨後經張慧劍介紹,嶄露頭角的趙超構亦然加盟,人又稱「三張一趙」。有署名錚洵的曾撰文〈前塵回首憶「三張」〉說:「二十餘年間,報壇藝苑,論文筆雅暢,撰輯精嫻者,莫不推三張為巨擘。不佞曩客三都(北平、南京、重慶),濫竿報界,於此三子,夙接歡笑。」讚譽可見一斑。

20180510-張慧劍(取自維基百科)
張慧劍(取自維基百科)

張慧劍原名張嘉谷,生於清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安徽石埭(今石臺縣)一小康之家,兄弟五人,他最幼。他在初中二年級時,不幸患耳疾致聽覺受損。此時家道亦中落,在貧病交加中輟學,全靠母親教導,逐漸打下文學及歷史知識的基礎。此後他更奮發苦讀,除經史子集外,稗官野史、筆記遊記類,俱常一卷在手,終於自學成才。一九二三年開始,他撰寫筆記、小說等向報刊投稿,始用慧劍筆名,還向上海《商報‧商餘》和北京《輿論報‧翰海》投稿。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張慧劍就已經以編輯報紙副刊成名。他先後工作過的報紙副刊有上海《民眾日報‧花花絮絮》,杭州《東南日報‧小築》、南京《南京日報‧人間味》、《南京晚報‧秦淮月》、重慶《時事新報‧青光》、上饒《前線日報‧戰地》、金華《東南日報‧筆壘》和蘇州《陣中日報》等副刊。一九三一年在南京編輯過《新民報》副刊《葫蘆》。他的大量文稿雖在多種報刊刊載,但長期來則以《新民報》為主要陣地,他在《新民報》連續工作近二十年。在《新民報》擔任主筆,曾編過重慶《新民報晚刊‧西方夜譚》、成都《新民報晚刊‧出師表》、南京《新民報晚刊‧夜航船》、《新民報‧駝鈴》。一九四九年五月主編上海《新民報晚刊‧晚會》。他深受《新民報》老闆陳銘德、鄧季惺的器重,他辦報筆鋒犀利,版面活潑,取稿精審,可讀性強,擁有穩定的讀者群。

20180510-新民報(取自維基百科)
新民報(取自維基百科)

張慧劍撰寫的文稿以文史為主,楔入現實生活,總數相當可觀,主要有《西方夜譚》(編著)、《辰子說林》、《微燈》(後改書名為《馬斯河的哀怒》)、《賽金花故事編年》等。一九五三年,張慧劍曾寫出傳記作品《李時珍》,後改編成電影劇本並拍成電影。一九五六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請他為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作校注,他歷時半年,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一九五九年開始,已當選江蘇省作協副主席和省文聯委員的張慧劍在有關部門安排下,又著手編寫《明清江蘇文學人物年表》。這部書著錄明朝洪武元年(一三六八)至清朝道光二十年(一八四○)之間,有關江蘇省文人活動的情況,包括他們的生卒、著述、繪事、交遊等。張慧劍考訂特別引用了大約一千五百種文獻資料,《年表》各條都注明出處,相當用心。

張慧劍學養深厚,涉獵廣博,《辰子說林》便是他的著作之一。該書是張慧劍於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期間,在成都《新民報》主編副刊時撰寫的專欄文章,抗戰勝利後在南京編輯成書。初版於一九四六年,是南京《新民報》文藝叢書之一。張慧劍生於一九○四年,該年是農曆甲辰年,因而就取「辰子」為筆名。《辰子說林》全書涉及極廣,舉凡史實考辨、古今掌故、時局評論、遺聞搜尋、里巷稗史無所不包,雖每則僅數百字,短則只有百字,但屢屢有超人之眼識,精闢之見解。短小精煉,而令人回味無窮,有古代筆記小說餘韻。

20180510-《辰子說林——二戰媒體人張慧劍的中外考察》書影(新銳文創提供)
《辰子說林——二戰媒體人張慧劍的中外考察》書影(新銳文創提供)

張慧劍素以「副刊聖手」享譽報壇。《西方夜譚》是他在擔任《新民報晚刊》編輯時,將所負責的副刊專欄文章編選而成的文集。抗戰軍興,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新民報》決定遷往重慶繼續出版。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五日,《新民報》重慶版發刊;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一日,重慶《新民報晚刊》問世;「西方夜譚」其實是《新民報晚刊》副刊的名字,當時重慶是在中國的西方,而因為是晚報,所以名為「夜談」。

《西方夜譚》被當為《新民報》文藝叢書的第八本出版,前面七本分別是張恨水的《八十一夢》、《巷戰之夜》、《大江東去》、《偶像》;張慧劍的《辰子說林》、趙超搆的《延安一月》、趙敏恆的《倫敦去來》等。發行人陳銘德在《西方夜譚》的序言中說:「在『夜談』發表的諸多作品中,另外具有一個特色,就是史料與劄記特別多,這些作品儘管是回溯性的,而實際仍然與現實之一面有關,所謂『述故可以悟今』,作者大都是老於寫作的名手,技巧與內容的豐郁,是讀者所一致讚賞的,有若干且已被學校選為教材。許多讀者建議,將這些比較具有保存性的作品選出,另外輯為專書,做為本報『年刊』式的一種貢獻。這部《西方夜譚》,就是接受這一要求而產生的。」

20180510-《西方夜譚:抗戰西遷文人文藝彙編(復刻典藏本)》書影(新銳文創提供)
《西方夜譚:抗戰西遷文人文藝彙編(復刻典藏本)》書影(新銳文創提供)

正如陳銘德所說的,《西方夜譚》這本選集,作者約五十位;包括有知名的人物,如吳稚暉、高語罕、盧冀野(前)、潘伯鷹、老舍、張友鸞、易君左、夏衍、張慧劍(辰子)等等,另外還有一些使用筆名的文人,應該都是老於寫作的名手。例如被稱為「江南才子」的盧冀野是一位戲曲家,既搞研究也創作,他的小品文寫得非常好,在短短的四五百字裡,寫人狀物,信手拈來,餘韻迴盪,宛如他寫的散曲一般。我曾編輯他的小品文《柴室小品》四冊在秀威資訊出版過。本書中選的〈文壇散策〉,亦屬於文壇掌故類的短文,其中談到世人把李審言的「輕薄子玄猶並世」誤成「輕薄子雲猶未死」,而認為該詩是指況周頤(夔笙)的。盧冀野則認為當指劉師培(申叔),他說:「罵申叔無行,是為家國大事:與夔笙等不過私怨,何至形於筆墨呢?」確有其見地。而曾著有小說多種,後潛心於詩詞及書法,被稱為「狂人」的潘伯鷹,寫〈哀林庚白〉說他才在重慶和詩人林庚白見面,數天後庚白夫婦飛抵香港,不久為日軍所殺,死耗傳至重慶,他感嘆庚白「以其清才運氣,橫屍通逵。夫何天之酷也。」

《西方夜譚》的內容有許多是對於史事人物的回憶。從晚清的李鴻章、黃遵憲,乃至於陳三立(散原)、林庚白、蔣百里、蔡鍔、吳清源等等。寫人敘事都有獨特的觀點,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另外書中還有涉及時事,抒發個人所見的。例如,關於國民參政會中有人提倡恢復讀經,因此高語罕提出〈讀經問題〉:(一)經是什麼?(二)經的真偽如何辨識?(三)怎樣讀法?(四)什麼人應該讀它?(五)必須具備什麼條件始能讀它?這些問題,至今都仍是值得深思的問題。除此而外書中還有不少寫重慶生活、成都花會,農人日記、鄉居生活,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生活面。能讓人能見微知著,瞭解當時當地人們的生活。

難能可貴的是編者張慧劍能利用晚報副刊這小小的方塊文章,編出這樣精彩的文集,正如玄圃在〈晚報與雜文〉中說:「雜文也許是泥沙裡的碎金,也許是米麥中的粃粺,這要看寫作者的程度,但若以為雜文是可以隨隨便便寫得好的,那卻錯了。怎樣把長文短做?怎樣把深話淺說?怎樣使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能在紙上突起,不從人的眼角邊溜過?這是容易的嗎?讀的人不要花費多的時間,不要多的學識素養,但寫的人卻正因此而更要極豐富的常識,極深刻的思慮,讀的人有時不過是輕微的一笑,但這卻是從寫的人深厚的同情,強烈的忿恨,充實的經驗與反覆的觀察換取得來的。」七十多年後讀之,仍然發人深省。

20180510-《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書影(新銳文創提供)

*作者為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等數十本著作。本文選自作者新著《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