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報人張慧劍及其書《辰子說林》、《西方夜譚》:《多少樓臺煙雨中》選摘(1)

2018-05-25 05:10

? 人氣

「張慧劍做為一個報人,很早就在報界嶄露頭角,他在抗戰前主編《南京朝報》之副刊,時有新裁,動人耳目,一時之間洛陽紙貴⋯⋯」(取自維基百科)

「張慧劍做為一個報人,很早就在報界嶄露頭角,他在抗戰前主編《南京朝報》之副刊,時有新裁,動人耳目,一時之間洛陽紙貴⋯⋯」(取自維基百科)

民初報壇有所謂「三張」,乃指張恨水、張慧劍、張友鸞三人也。有人說他們三人是兄弟,其實是大誤。三張雖然都屬安徽人,但張恨水祖籍安徽潛山,生於江西廣信府。張慧劍是安徽石埭人,張友鸞則是安徽安慶人,完全沒有血緣關係。「三張」中張慧劍、張友鸞同齡,皆一九○四年生。張恨水年長九歲,一八九五年生,張慧劍、張友鸞均稱其為大哥,而且張恨水後來以寫小說聞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們也被稱為「南京三張」,是因為他們三人都曾定居南京、都曾在南京辦報、又都十分熱愛南京。其中的兩位 ─張慧劍、張友鸞,身後也都安葬在南京郊區牛首山下。另有稱他們為「《新民報》三張」,則由於他們先後都曾在《新民報》主持筆政,把《新民報》辦得有聲有色,為《新民報》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張友鸞在回憶文章中寫道:「抗戰期間,重慶《新民報》創刊,我拉恨水、慧劍參加,就有人說是『新民報三張』了」。

20180510-民初報業三張(取自維基百科)
「《新民報》三張」張慧劍(左)、張恨水、張友鸞。(取自維基百科)

張慧劍(一九○四~一九七○)做為一個報人,很早就在報界嶄露頭角,他在抗戰前主編《南京朝報》之副刊,時有新裁,動人耳目,一時之間洛陽紙貴,《朝報》銷數日增,無人不知有「副刊聖手張慧劍」矣。據報界同行華成章說:「其以《水滸傳》之三十六天罡為新聞界寫點將錄,筆調亦莊亦諧,語氣謔而不虐,因其交遊既廣,見聞尤多,一經描繪,似非又是,每引人作會心微笑,曾使當時白下(南京)新聞同業,每為啼笑皆非。」他評張恨水為「及時雨宋江」,有群雄之首風範;評張友鸞為「智多星吳用」,評自己為「花和尚魯智深」,評《中央日報》的社長為「大刀關勝」,批註曰「架子不錯」;評徐君武為「青面獸楊志」,批註曰「空學一身武藝,卻無識家,只落得天橋賣刀。」評張友鶴為「撲天鵰李應」,批註曰「小雖小,俺也是一莊之主」。(張友鶴為《南京晚報》社長,名氣不大),都可謂貼切妙極,令人捧腹大笑。

張慧劍最輝煌的時候是在抗戰時期,那時重慶《新民報》剛創刊,老闆陳銘德廣攬賢才,一時間張恨水、張友鸞、張慧劍齊聚一堂,時稱「三劍客」,隨後經張慧劍介紹,嶄露頭角的趙超構亦然加盟,人又稱「三張一趙」。有署名錚洵的曾撰文〈前塵回首憶「三張」〉說:「二十餘年間,報壇藝苑,論文筆雅暢,撰輯精嫻者,莫不推三張為巨擘。不佞曩客三都(北平、南京、重慶),濫竿報界,於此三子,夙接歡笑。」讚譽可見一斑。

20180510-張慧劍(取自維基百科)
張慧劍(取自維基百科)

張慧劍原名張嘉谷,生於清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安徽石埭(今石臺縣)一小康之家,兄弟五人,他最幼。他在初中二年級時,不幸患耳疾致聽覺受損。此時家道亦中落,在貧病交加中輟學,全靠母親教導,逐漸打下文學及歷史知識的基礎。此後他更奮發苦讀,除經史子集外,稗官野史、筆記遊記類,俱常一卷在手,終於自學成才。一九二三年開始,他撰寫筆記、小說等向報刊投稿,始用慧劍筆名,還向上海《商報‧商餘》和北京《輿論報‧翰海》投稿。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張慧劍就已經以編輯報紙副刊成名。他先後工作過的報紙副刊有上海《民眾日報‧花花絮絮》,杭州《東南日報‧小築》、南京《南京日報‧人間味》、《南京晚報‧秦淮月》、重慶《時事新報‧青光》、上饒《前線日報‧戰地》、金華《東南日報‧筆壘》和蘇州《陣中日報》等副刊。一九三一年在南京編輯過《新民報》副刊《葫蘆》。他的大量文稿雖在多種報刊刊載,但長期來則以《新民報》為主要陣地,他在《新民報》連續工作近二十年。在《新民報》擔任主筆,曾編過重慶《新民報晚刊‧西方夜譚》、成都《新民報晚刊‧出師表》、南京《新民報晚刊‧夜航船》、《新民報‧駝鈴》。一九四九年五月主編上海《新民報晚刊‧晚會》。他深受《新民報》老闆陳銘德、鄧季惺的器重,他辦報筆鋒犀利,版面活潑,取稿精審,可讀性強,擁有穩定的讀者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