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於與中簽貨貿 關鍵在利用率與覆蓋率

2015-02-26 18:39

? 人氣

20150226-009-SMG0035-台灣-韓國FTA比較表.jpg
 

如果降稅幅度不大,那為什麼經濟部過去會拋出影響產值2600億至6500億元的驚人數據,又催促台灣應儘速與中國簽訂貨貿協議呢?原因就在FTA的「利用率」及「涵蓋率」2大因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貿易涵蓋率指的是對簽署FTA國家的貿易總量占對全球貿易總量的比例,顯示出1個國家自由貿易程度的高低。中韓FTA於2014年達成實質協議後,經濟部便表示,若中韓FTA完成簽署後,韓國的涵蓋率將由原本的41.93%提高到82.83%,而台灣目前的貿易涵蓋率則僅有9.68%,假設兩岸貨貿協議完成,涵蓋率將提升至27.01%。

基於此理由,經濟部認為台灣經貿自由化程度遠不及韓國,應儘快簽署貨貿協定,以便追上韓國的腳步,但反對聲浪則指出,自由化高低程度並不等同於經濟成長。

而「2600億至6500億」的恐怖衝擊是從何而來呢?攤開當時工研院的預測基礎,2600億元指的是中韓FTA「利用率40%」下的衝擊,6500億的衝擊金額,則是在中韓FTA「利用率達100%」且「雙方關稅立刻降於0」的前提下,而合理的FTA利用率一般介於3成至5成間,因此此前提被抨擊是誇大影響。

至於草簽內容對涵蓋率及利用率有何影響?中經院台灣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則說,依據目前看到的版本,中韓FTA對韓國涵蓋率影響不如預期,即使所有項目都完成降稅,涵蓋率也低於過去與歐盟及美國簽署的FTA。

而利用率則依政府宣傳程度及廠商使用優惠的程度而有所不同,通常要等實際簽訂並生效後的1至2年後才能評估。一般來說,利用率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先前6500億的衝擊金額確實高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