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Spotify敲響了IPO投資銀行家的喪鐘?

2018-04-20 05:50

? 人氣

在這種背景下,投資銀行家所提供的價值就是品牌和長期來往的機構投資人客戶。在路演book building的過程中,各個投資人會告知投資銀行家自己有意願圈購的股數以及價位,投資銀行家則會在這個過程中根據手上圈購的狀況,在和創辦人討論後,回頭跟新投資人以及已經報價報量的投資人談判,盡量讓整個上市募資金額最大化,這樣自己的手續費才會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要讓圈購過程順利,投資銀行的品牌和機構投資人老客戶清單就變得很重要,少了這些,book building就會很辛苦。因此像Frank Quattrone這樣公司品牌漂亮和客戶清單厚實的投資銀行家,在當時根本就是兩面通吃:不僅新創巴著他們希望有機會讓他們承銷上市,在外圍流口水的投資人也使盡渾身解術想要得到他的青睞,在圈購過程中分配一些剩菜殘羹給自己……。

那場達康泡沫盛宴在2000年轟然而止,一晃眼十八年過去了,今年新創上市的風潮再起,但和達康泡沫時期不同的:現在的新創在私募市場有著大筆的資金追著他們跑,不但上市時程一直延後,上市所需要募集的資金金額相對於市值比例也不若當年,而且僧多粥少,大部分的上市案談判優勢在新創手上……等。

結果就是一個上市募資僅僅兩億美元,手續費不過一千萬美元,卻有兩三個頂級華爾街投資銀行共同承銷,後面追加一大票擠破頭只為自己名字出現在上市承銷銀行清單中,但其實根本沒賺到什麼手續費的投資銀行。

雪上加霜地,Spotify的上市案的空前成功,可以說基本上敲響了IPO投資銀行家的喪鐘。

圖一: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的Spotify上市以來股價波動率驚人地低(擷取自Yahoo! Finance)
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的Spotify上市以來股價波動率驚人地低(擷取自Yahoo! Finance)

上圖是Spotify上市以來到本文截稿為止十個交易日的股價變化,讀者可以看到股價大約在144美元到155美元之間波動,對很多投資人來說這是讓人打呵欠的波動率,對IPO投資銀行家來說這是告訴自己該準備轉行了。

因為Spotify上市後股價本來應該要大幅波動的!

科技新創公司上市和一般成熟產業裡的公司上市是不同的。成熟產業公司上市案賣的是短期內的現金流水位和股利回報率,大部分科技新創賣的卻是遙遠的未來。俗話說「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反映在金融市場上就是穩定而可見的短期現金流(一鳥在手)讓買賣各方對於股價意見接近,股價波動率低;而爆發力十足但正向現金流得等到遙遠的未來(十鳥在林)的,買賣各方理應對於股價意見分歧,導致股價容易受到交易動能或新資訊的風吹草動影響,股價波動率很高。

因此科技新創股票上市的路演圈購過程特別重要——有足夠多的機構投資人在路演過程中和創辦團隊以及承銷銀行充分討論,並以自己的資金承諾以某個價格區間圈購,才能讓公司股票有一定的價量依據,可以提供上市後公開市場的投資人作為基準,降低股價波動率。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300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