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潘文忠下台,勢所必然

2018-04-15 05:40

? 人氣

教育部長潘文忠「卡管」三個多月後,自己請辭下台。(顏麟宇攝)

教育部長潘文忠「卡管」三個多月後,自己請辭下台。(顏麟宇攝)

與其問,潘文忠應不應該下台,不如問,潘文忠為何下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研究社會科學者,最怕問「為什麼」,因為,要探查現象事件的因果關係通常很不容易。因為在各種因果關係中,常會存在隱而未顯的中介變數,而這個中介變數很難以探查。政治事件,便常因當事者及其背後高層,有各種心照不宣或秘而不宣的隱情,不願意或不敢公開透露,因而要真正了解其因果,更加困難。

因此,多數研究者只能以邏輯上的推論,探究其因果。

對於潘文忠因「卡管」而辭職下台,筆者推論認為,即使不是被迫,大概也是不得不。也就是說,他很難是自願下台。

潘文忠曾被台中市長林佳龍延攬擔任副市長,以其專業,主管教育、文化等局處業務。兩年前,在他還未被林全宣布接任教育部長時,曾接受中報雜誌的專訪,專訪內容主要談十二年國教的未來。由於林佳龍強調他非常重視教育,而教育出出身的潘文忠,其專業也在於國教,因此,談起十二年國教的內容,頗有一番深入的看法。

然而,就在中報雜誌出刊前,前行政院長林全宣布潘文忠接任教育部長;而協助連絡中報雜誌與潘文忠進行專訪的幕僚人員,卻告訴筆者說,希望不要將潘文忠的專訪做為封面故事,言下之意,似為了避免衍生其他問題而有所顧慮。由於這位幕僚是一位朋友的朋友,因此便答應將潘文忠的專訪題目擺在封面右上刊頭,而未設為封面故事。

由於潘文忠接任副市長不久,對其人的性格及行事作風並不了解,但經過此一處事謹小慎微的過程,加上平時對教育局採訪的了解,對潘文忠的印象是,此君或許教育事務嫻熟,但似凡事敬遵上意,在政務上,難有自己主見與行政魄力。

從潘文忠上任教育部長近兩年來,實在看不出他在全國教育上做出什麼有決斷與魄力的政策。十二年國教的高中職入學,多只是因循分數主義,以減少分發及學生家長反彈的問題;對於所謂的各高中職均質化與優質化政策,則猶如空中閣樓,遠不可及。而對大學種種問題的解決,更是毫無建樹。有些大學教授認為,潘文忠既不懂大學教育,對於私校的公共化、大學的退場,也因此根本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與政策。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有沒有資源做到全國高中職的均優質化,以及有沒有魄力基於社會公義與公利的立場,推展私校公共化與大學退場機制,或許也不是他一個教育部長說了算。然而,做為一名教育部長,如果對私校公共化與大學的退場等弊病,沒有自己一套基於社會公義的立場所提出的政策理念與政策規劃,而只是聽命於上、或聽命於既得利益者,或配合著與私校有所掛勾的政治人物與立法委員之壓力而隨之搖擺,則擔任這樣的教育部長,意義何在?或許只能稱之為教育庶長了。

20180412-卡管案.台大自主行動聯盟到台北地檢署對教育部長潘文忠等人提告。(陳明仁攝)
台大自主行動聯盟到台北地檢署對教育部長潘文忠等人提告。(陳明仁攝)

如果從教育庶務長的眼光看,潘文忠是一個稱職的人。在台中,他可以聽命而規劃出一套十二年國教高中職均優質化的方案;在中央,他可以秉持上意而在課綱的調整上做出符合政黨立場的調整。但還是歸結一句話,做這樣的一個教育部長,對台灣整體教育福址的貢獻實在有限。

從政治派系的角度上看,潘文忠因屬林佳龍人馬,而林佳龍又是民進黨正國會系統的接班人,與陳菊、賴清德的新潮流系統本就不相合。最近,蘇貞昌成為民進黨中央所屬意的新北市長候選人,正國會民意代表紛紛為了游錫堃而表態「卡蘇」,顯然,一向以下手狠快、不留情面的新潮流,似有藉著暗逼潘文忠下台,來做為一種儆猴祭旗的意味。

潘文忠「卡管」卡了三個月,在理字上,很難站得住腳。而他庶務官出身的背景,不管上台下台,一律以「依法行政」為辯詞。但了解台灣公務體系的人都了解,依法不見得依理,玩法逼民或逼官的事件很多。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在教育部「卡管」這件事的說法上,其實比較合理。

潘文忠若是是秉持上意一味卡管,卻毫無事功,自然在內部會遭到來自所謂高層的壓力;而這高層,偏偏是新潮流系統出身的院長。在外部上,他則面臨學術界及國民黨人提起告訴或要求監察院調查的重重壓力。潘文忠內無靠山、外有重兵,遠在台中的林佳龍大概也救不了他。

也因此,此時潘文忠辭職下台,雖不能說是適得其時,也是勢所必然。

*作者為中報雜誌總編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