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一觀點:台灣不應獨尊儒家思想

2018-04-09 06:20

? 人氣

「儒家思想因和現代的群我關係脫節,且為區分階級樹立威權又不得不強調服從,犧牲自我。我認為儒家的核心價值和當今自由民主的台灣價值已格格不入。」(資料照,維基百科)

「儒家思想因和現代的群我關係脫節,且為區分階級樹立威權又不得不強調服從,犧牲自我。我認為儒家的核心價值和當今自由民主的台灣價值已格格不入。」(資料照,維基百科)

--一元變多元  皇家改我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孔子當然是位偉大的思想家,身處於亂世的他苦心孤詣地建構一套以仁為本的治國之道,然後為救生靈於塗炭而四處賣力地推銷;這套原本欲以慈心善念感化帝王,規勸當權者少做點罪惡事的學說,在他生前鮮少有頭頭願意採納,或許當時的領導不喜歡誨人不倦的孔夫子,老在耳旁指指點點、囉囉嗦嗦。不過這套希望領導愛民如己的學說,在孔子生前雖賣得不好,然孔子死後卻和名畫一樣流芳萬世,成為中華文化最被頌揚的部份,為什麼會這樣?

我私下揣測可能是後世的領導發現,儒家思想蘊含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的奧妙。你想想聰明又投機的皇帝只要仔細盤算一下,就會察覺採行孔子學說,居上位者只需在朝廷龍座上虛意地演演戲做作姿態,提點一下;底下的人依孔教忠字劇本個個都得恭恭順順、盡心盡力地去猜測皇上真正的旨意,大家都得努力地端出點成果,否則便可能有吃不完的排頭或甚至砍頭。此外,懂得孝順之妙的子孫為爭當接班人,也得個個曲意承歡、競相幫忙監督管理底下的人。儒家思想提供的這種好康,不僅讓上位者工作輕鬆地位穩固,還可一代接一代地往下世襲,直到享盡天下資源人民揭竿起義為止。你若是權貴者的話,你不覺得這套學說很受用?

儒家思想在中國被奉行了2千多年,若從普通人得否安身立命的角度去觀察,歷史上民不聊生顛沛流離的時候比較多,承平時期大家能豐衣足食的日子比較少;也就是說儒家文化創造出來的昏君多、聖王少,佞臣術士多、忠臣烈士少。若改以學術思想的創新發展來看,那情況更慘,你可以屈指算一算這2千多年來,中國曾出過幾位大思想家?出過什麼偉大的創造發明?或有過什麼突破性的探險?若以全球的眼光而言,目前有那個學術領域的理論是由漢人所建構?我們漢人說到人口總數時總沾沾自喜,而說到對人類重要思想有過什麼貢獻時就啞口無言。儒學原本是立意良善、以仁為本的一套生活規範,因被聰明投機的領導轉換成愚民政策後,反成為箝制思想自由的利器。

我覺得以台灣社會的現況而言,我們學校的教育系統裡,獨尊儒家的作法,應到了該改弦更張的階段。因為:

1、台灣經過2次政黨輪替後,已成功地脫胎換骨為現代民主法治國家。民主社會的基石就是以個人為主體,人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我們的總統是經由人民定期直選並只能連任一次,所以個人和國家間的關係已不再是隸屬或依附關係;這和孔子前後,中國一直保持到現在的君臣或子民關係完全不同。台灣社會已不必再期待聖王明君的治理,總統的施政若不得民心的話,自然會被選民淘汰;因此這套原本以帝王世家為中心,其他人難以安身立命的統治術,早已不符合當今台灣社會的需求。

2、儒家思想強調階級崇拜權威,然士農工商的排序以及對女人的總總朿縛,已和當今台灣社會現況嚴重脫節;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基於身份地位應為適當行為的想法,也和實話實說、有錯就改的現代美德不相符合。據我的觀察儒家這類陳腐的見解在台灣民間社會裡,早已不是日常生活規範的主流。可是當學生在學校所學和社會所見長期地出現相左的情況時,會讓人誤以為說一套做一套的虛矯文化是有話語權人的常態行為;從而當學校師長或政府官員在公開場合發表談話時,很自然地會被當成上位者不得不然的戲法,大家心裡會認為聽聽就好。

3、儒家以身份去決定行為模式的規範,有時會使言行如一的人因未能遵守部份禮教規定,而心有不安地讓生活陷入矛盾;而將言行不一當作社會常態而且聰明又投機的人,就會在禮教有利用價值時,拿來裝模作樣地騙騙人,而沒有利用價值時則視如敝屜,這種不老實的人在儒家社會裡,反能如魚得水的過活。其實這就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所描繪的社會現象,如果偷個小東西的人要被砍頭,而將群體利益暗中輸送掉以換取個人利益的人,反而能成為富貴之家的話,這種鼓勵投機、獎賞包藏禍心的社會,會是多麼地虛假。

4、會竊國的人除了言行不一外,大都懂得成群結黨、拉幫成派的奧妙,台灣在一黨專政的時代,無論是行政、立法、司法、大學或各種機構裡,不都充斥著這一類人?這些靠山吃山的山頭主義者,不都霸著一部份社會資源不放?影響所及我國社會若要進行橫向協調或整合時,大家不都有困難重重之感?除了這些聰明人所形成的各種山頭以外,儒家強調中庸之道的結果,總是不斷地培育出許多唯唯諾諾、瞻前顧後、無法獨立思考、喪失求真求新精神的人,你不覺得日常生活中,總會碰上幾個迀腐不堪的人?
我因工作關係有時會向歐美人吹說台灣人如何地崇禮尚義,四維八德是如何地在華人社會傳承幾千年,他們聞之總半信半疑一知半解;其實憑良心說,若從日常生活的行為去觀察,我們少數聖賢流芳萬世的高貴情操,在歐美社會的普羅大眾中早已不言而行,這些社會並沒有孔孟思想,他們井井有條的社會秩序靠的是發自於內心的公民與道德,以及有效運行的法治制度。老子早就指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他老人家一言點破四維八德之所以被大力倡導,是因為社會混亂人人都不遵守之故,而不是這些美德已被普遍地遵行。

儒家思想因和現代的群我關係脫節,且為區分階級樹立威權又不得不強調服從,犧牲自我。我認為儒家的核心價值和當今自由民主的台灣價值已格格不入。現代民主國家都強調理性分析,都強調科學證據,絕不鼓勵盲從。例如歐美學校的老師在教學生時,絕少以權威的身影出現,老師們經常強調人類的理性認知有其極限,書本上記載的知識隨時會被推翻,故不斷提醒學生要自己設法找出人生答案,以因應未來社會的變遷。教育是教導學生求知求真的生活態度,不是讓學生多背幾個公式、幾題答案以便畢業後,能騎在別人頭上成為人上人之用。

總之儒家僅是諸子百家中的一支,不代表所有的中華文化。例如我個人就覺得老莊學說和現代自由民主的思潮十分契合,既然儒家思想已和台灣現實的社會嚴重脫節,我們就應該早一點從獨尊儒家的緊箍咒中掙脫。我們的學校教育若能揚棄現行獨尊儒家的作法,儘量實話實說、學用合一,那我們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必定能逐漸增強。

*作者為駐荷代表處經濟組組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