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祚來專欄:「馬英九老師」有失師道、人道與政道

2015-01-20 05:30

? 人氣

馬英九的老師熊玠(左)指正學生,卻疏忽了台灣民主憲政的珍貴價值。(中評社,風傳媒合成)

馬英九的老師熊玠(左)指正學生,卻疏忽了台灣民主憲政的珍貴價值。(中評社,風傳媒合成)

一篇香港媒體專訪馬英九老師熊玠的文章在大陸主流媒體廣泛流傳,並得到重要推薦。顯然,馬英九的老師有關兩岸問題的觀點,得到了大陸方面的認同,或者,他幫大陸政府說了他們希望說的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香港中評新聞網訪問熊玠/截取自網站頁面)

大陸媒體的標題非常有趣,既點明熊玠先生是馬英九的老師,又直奔主題:「大陸應問臺灣你們是要武統還是和統?」如果有人反問這位熊先生,大陸誰去問臺灣,誰能代表大陸,誰又能代表臺灣?如果大陸有民選的最高領導人,當然他可以代表大陸去問臺灣,但大陸現在還沒有產生這樣一位民意總統,臺灣呢?在熊先生眼中,馬英九不懂民主的多數原則,也就是馬英九並不能代表臺灣,那麼,只能由臺灣人民全體公開投票,來告訴大陸,臺灣人是想武統或者和統(但大陸最害怕臺灣公投),如果臺灣人選擇的是保持現狀,既不武統,又不和統,熊先生私設的非此即彼的二項對立的選項,是不是有嚴重的「政治」問題。

只進行二元選項,使筆者對美國紐約大學政治學教授的資質產生懷疑,政治學教授怎麼連小學生的民主素質都不如呢?

我查了熊教授的簡歷,他是1949年逃離大陸,1958年離開臺灣,1977年加入美國籍。如果熊先生不是1949年逃離大陸,那麼可能全家在1958年有餓死的危險(熊先生出生地河南三年災難時期餓死人數達五百萬以上),如果倖免於1958年災難,那麼,1977年可能參加全國第一次高考。他仍然有可能通過八零年代留學,然後成為美國教授,但他沒有機會成為馬英九的老師。

而如果1949年大陸無論是和平統一臺灣還是武力統一臺灣,那麼,熊先生全家,可能在1958年不可能逃離臺灣,因為臺灣與海南島或大陸任何一個地方一樣,阿里山上大煉鋼鐵、農民土地被集體化、知識份子被關牛棚、所有的大學被關閉或成為推薦工農兵上學的地方,臺灣人不可能唱外婆的澎湖灣或唱走在鄉間的小道上,而是唱語錄歌或其它紅歌。由此看來,無論是1949年由中共主導的統一,還是1977年實現統一,都並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為什麼?因為統一不是價值,而和平、民主、自由、憲政、公平正義、文明等等,才是價值,如果統一不能增加政治與經濟、文化價值,那麼為什麼要急於統一?

由於政治原因造成的國家分裂,我們看到東德與西德實現了統一,但南北朝鮮並沒有實現統一,東西德國的統一是由政治文明、經濟富裕的西德主導,改變了東德腐敗而獨裁的極權政治,使整個國家政治文明得以提升,所以,大陸與臺灣面臨的問題並不是武統還是和統的問題,而是在怎樣的政治價值理念下實現統一。如果大陸政治不能由一党集權進化到憲政民主,這樣的政權不僅對大陸民眾,對臺灣與世界,都構成潛在的威脅。

在這一點上,政治學教授熊先生錯在哪裡?錯在私設了兩個前提:一個是統一臺灣,主體在大陸,而臺灣只有接受非和即武的被統一的命運;另一個前提是,統一是最大的價值,它高於民主憲政自由人權。

大陸媒體報導:熊玠還說,大陸需要轉變對台思路,不能盲目讓利,切不能讓民進黨認為自己可以通過反大陸得到更多好處。

熊先生如此說話,太欠思量,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所謂的反大陸,只是反大陸一些不利於臺灣的作派而已,譬如限制臺灣在國際社會中的政治空間、大陸對人權的漠視與侵犯等等,大陸對共產主義陣營確實盲目讓利(媒體報導中國僅對朝鮮的援助30年達一千億美元),大陸對臺灣有過如此慷慨麼?如果熊先生站在臺灣人的立場上,應該提醒臺灣人,不能盲目受惠大陸,因為通過非市場的方式得到越多,失去也可能越多,經濟上如果要靠政治性的輸血過日子,這樣的日子是過不長久的,不僅要失去經濟自由,還會失去政治上的自由。臺灣太陽花運動反「服貿」,某種意義上,是保守臺灣的經濟自主與獨立,不願意盲目受惠於大陸經濟政策。

熊先生認為「擇善固執也是剛愎自用,但馬英九卻不能選擇『善』。」怎樣的表現在熊先生看來就是剛愎自用呢?熊先生舉出的例子是有一年,十幾個「台獨」單位於《紐約時報》刊廣告,鼓吹「台獨」,這一消息傳到馬英九的那裡,他的表態竟然是「台獨廣告並不重要,成不了氣候」。

說到這裡,我有點同情這位紐約大學終身政治學教授(不懂政治)了,馬英九是臺灣國民黨領袖,他能管得了台獨人物在美國媒體做廣告?馬英九說台獨成不了氣候,就是成得了氣候他也無能為力,他能動用警力去捉拿台獨分子?他能擅用臺灣納稅人的錢,在美國媒體刊登反擊性廣告反「台獨」?只有大陸政權才會有如此霸氣。馬英九管不了的事情,他只能如此打哈哈,這是自知之明,而非剛愎自用。

抬出老師來說道學生,是傳統中國人的古老招數,因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對學生有終身的道德優勢,所謂師道尊嚴是也。但師道尊嚴,在當代社會是建立在老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前提下的,老師如果不關懷、不支持自己的學生、對學生正常的施政行為以老師的名義品頭論足,則有失師道。

熊先生的為師之道已然缺失,那麼熊先生的為人之道呢?人道就是講人權大於政權,講人的尊嚴體現國家尊嚴,講有族群的主體性才有國家的主體性,這些熊先生都不講,只講為了統一,而站在大陸立場上向臺灣喊話,但這樣的喊話有怎樣的道義力量呢?熊先生的喊話遠不如金門島上那幅大標語「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更有力量。

還有就是為政之道,紐約大學政治學教授應該知道,傳統為政之道講道德仁政,當代為政之道講憲政民主,可惜,這些政治之道熊教授一丁點都沒有講到,臺灣的民主憲政儘管還有缺憾,但臺灣一步步艱難走到今天這個樣子,既是臺灣人民的福祉(「臺灣人民也是蠻拼的」),也是大陸政治借鑒最可珍貴的實驗,如果大陸不能借鑒臺灣,一步進入憲政民主,那麼,可不可以在海南島或福建實現兩岸三地多黨制民主實驗?政治家應該想到通過憲政民主的文明政治模式,逐漸使兩岸三地和平統一,而不是急於一夜之間完成好大喜功的統一奇跡。

*作者為旅美學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