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康專文:當代中國紀錄片的軌跡

2018-02-17 07:10

? 人氣

這種效應又影響到審查制度。他們對巨額投資的節目,尤其希望具有轟動的效果,後來甚至成為他們審查節目的一個重要標準,這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對一些可能引起麻煩的片子,他們也是拿著自己的職位去冒險試一試,《河殤》的製作和播出就是如此。CCTV的領導人全力支持,受到上面追查後,他們一面去向中央作檢討,一面又來同我商量拍續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文革」結束以來知識份子對政治的厭倦,官方意識形態的逐漸消退,使文學、美術、電影等都逐漸擺脫宣傳的功能,不再承擔政治使命。

4、1979年以後,中國與外國合作拍片越來越多,如與日本合作的「絲綢之路」(1979)、「話說長江」(1980)、「黃河」(1988),與義大利和美國合拍的「馬可波羅」(1982)、與英國合作的「龍的心」(1982),等等,這些合作不僅為中國拍攝紀錄片解決經費問題,也使中國的電視製作人員獲得了拍攝多片集、大型化紀錄片的經驗。

三、八十年代的紀錄片

由於中國擁有龐大的觀眾和市場,電影電視製作者總是幸運的,無論拍故事片還是紀錄片,只要有所創新,總能引起轟動。八十年代中期,CCTV的紀錄片主要是以山川風光為題材,並且都是以多片集的樣式出現,我稱之為「大型系列片時代」,如1983年8月播出的「話說長江」,25集,每集20分鐘,由陳鐸、虹雲兩個主持人解說,在兩個頻道交替播放,連續半年之久,在全國引起一場」長江熱」。這部《話說長江》的總撰稿人陳漢元,當時央視的專題部主任,文革前畢業于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他也是文革前那部《收租院》的撰稿人。《話說長江》這部紀錄片產生了兩個創意性,一是總撰稿人制度,一是主持人模式,深刻影響了後來的大型紀錄片。

這裡插一句。中國紀錄片的製作隊伍,其前身是一支專門為中共領導人收集、拍攝社會問題、民間動態的半軍事化機構,五十年代由他們組建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又抽調其中一些人到中央電視臺做電視紀錄片,這些人跟前面提到的那位陳漢元不同,很多人是軍人出身、眼界不寬、知識有限,實際上不能配合「大型系列片時代」的來臨。比如,1980年最早的一部《絲綢之路》,中日合拍的,中方的總導演屠國壁,就是這麼一個人,1987年他再擔當中日合拍的《黃河》總導演,就拍得不成功,央視這才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製作《河殤》。

1986年又有兩部大型紀錄片播出,陳漢元再創作一部《話說運河》,三十多集,採取邊拍邊播的方式,讓運河旁的普通老百姓走進電視,也講了許多歷史、文化和民俗。另一部是《讓歷史告訴未來》,中共建軍六十年歷史的十二集紀錄片,由央視軍事部製作,請來當時寫陳毅傳記的南京軍區報告文學作家何曉魯任總撰稿人,她敘述當中穿插了不少人物傳紀資料和紀實性的文學手法,雖然語言仍不脫官腔官調,但在紀錄片的處理手法上很有創新。這些片子的經驗,如所謂」河流片」的廣闊視野和文化意識、所謂」歷史片」打破時間和空間的跳越、聯想以及鏡頭的快速切換,都對我們後來製作」河殤」有很大的啟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