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劉仲敬》中美關係回不去了!冷戰若演變成熱戰,台灣無法脫身於外

2020-10-31 10:30

? 人氣

習近平(圖)多次引用毛澤東抗美援朝時的講話,包括「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美聯社)
劉仲敬認為,拜登若當選,可能採取的和平演變路線,反而會給習近平進行整黨、清黨的空間。(資料照,美聯社)

Q:中國崩潰必將軍閥割據,這是歷史上所有大帝國無法迴避的宿命?

劉仲敬回應:軍閥割據以後,你就只能面臨與梁啟超時代同樣的選擇─統一的獨裁者,或分裂的地方自治。

中國瓦解後,肯定是軍閥混戰。自十九世紀末期以來,美國試著基督教化、民主化大清國和後來的中國,但以美國的超強國力和道義優勢、憲政優勢,這條基本路線執行到現在,都沒有得到效果。最根本的原因不在於政治家的失敗,而是因為中國的統一,和中國的民主是相互矛盾的。能夠維持中國統一的力量,從歷史上來看,通常是來自內亞的征服者,其中也包括作共產國際支部的中國共產黨,要不然就是袁世凱這樣的獨裁勢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支持民主的力量無論它的初衷是什麼,最終的結果也必然會像蔡松坡(蔡鍔)和梁任公(梁啟超)一樣,他們本來只是要打倒獨裁的袁世凱,沒打算讓中國分裂,但是打倒袁世凱的結果必然使中國分裂;而且這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拉丁美洲各國在十九世紀獨立以後,又建立了統一的拉美合眾國、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墨西哥合眾國、墨西哥帝國等;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解體後的巴爾幹諸國、阿拉伯諸國全都走上同樣道路。他們都是一開始追求民主,但又追求統一,然後在兩者不可得兼的情況下,推出了類似袁世凱的阿古斯丁一世(Agustín de Iturbide)擔任墨西哥皇帝以維持帝國的統一,但最後在獨裁和統一都無法維持的情況之下,瓦解成一系列小國,這是帝國民主化的宿命。

帝國沒有民主化問題。一旦帝國民主化以後,內部各地方就自然而然的會通過民主而產生分離勢力,蔡松坡和陳炯明的繼承人,最終都不可避免的要像瓜地馬拉——原本是墨西哥帝國的瓜地馬拉省般分裂而獨立;若要維持中國統一,就不得不含淚支持獨裁者了。

美國人和他們扶植的所有勢力,都解決不了這個不是由美國本身所制定,而是所謂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式的世界帝國政治體系;包括歐洲神聖羅馬帝國解體、俄羅斯帝國解體都不能自外於歷史的基本規律。若想跟這個基本規律作對的話,要不就是像柯林頓說的:「我們忍受一下獨裁政權,希望他們將來過一段時間以後會民主化」;要不就是堅決反對獨裁政權,結果卻導致整個帝國的解體,兩者之間沒有中間道路。

這種又要民主又要統一的中間道路,實際上是建立在幻想的基礎上。歷史上的中間道路,每一次執行不到二十年都會破產,現在又到了破產的時刻。破產的結果必然會導致地方上的實力集團自己維持秩序,也就是不同程度的軍閥割據;比較好的軍閥割據是清末袁世凱的軍閥割據,殺人不多還能維持社會秩序;比較糟的軍閥割據大概就是明末那種李自成、張獻忠式的軍閥割據,導致社會嚴重損害和人口嚴重損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