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反情報與傳媒亂紀元

2017-04-12 07:10

? 人氣

2017-04-11(單中心化的官僚科層決策體系,易遭反情報高手操縱癱瘓。)
(單中心化的官僚科層決策體系,易遭反情報高手操縱癱瘓。)

更符合二十一世紀互聯網時代的情報流程,是一個用戶與情報機構針對特定目標的分析研判進行協作的網絡。在這個網絡化的體系當中,資料來源是多方面的,用戶針對目標提出問題,情報機構必須先針對時局形成假設,建立模型,然後依靠數據迅速分析後即時反饋,與用戶深度互動之後,修正偵蒐方向、分析框架與策略建議,爭取以最高效率形成判斷,採取行動。與傳統生產線式的情報流程相比,網絡式架構充分認識到,目標不是存在於實驗室中,而是活生生的、不斷變動的有機體。用戶、目標、與情報機構之間既獨立又依存,必須以大局觀點,通盤考量,方能更全面地形成有意義的情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7-04-11(目標導向的情報評估流程,資料來源:Intelligence Analysis)
目標導向的情報評估流程,資料來源:Intelligence Analysis。(圖由作者提供)

信息論的祖師爺Claude Shannon曾說:所有通信系統的工程問題都可以劃分成三個層次的子問題:

(一)技術性(technical problem):如何準確無誤的傳送與接收信息;
(二)語義性(semantic problem):如何讓接收者準確理解傳送的內容;
(三)有效性(effective problem):如何令接收者在理解後準確依內容動作。

Shannon 所給出的定性描述雖然只針對電機工程研究的通信系統,但若將其內容一般化,則舉凡人類一切溝通互動的行為,都可以被認定為廣義的通信系統,同樣可透過這三個層次的架構來理解與分析。依此框架推想,網絡式情報組織發展到極致,有可能演化成一個綿密如神經元網絡般的複雜結構。節點之間透過一系列特殊協定交換資源,任何節點都能擔當起偵蒐、分析、傳播與決策的角色,促進有效的行動。這種多中心化的結構沒有定型,遭受對手反情報干擾時更有韌性,較單中心化架構更有彈性,較能因應變化。然而多中心化架構絕非完美。情報網絡中的節點不論是人類還是程式,都必然有漏洞。倘使足夠多的節點被顛覆,或是遭對手用某種病毒式攻擊時,仍可能陷入混亂。正因如此,連結個別節點的通訊協定,以及在網絡中關鍵節點的安全穩健與可替換性,是必須捍衛的核心基礎建設。

2017-04-11(多中心化情報機構,彷彿綿密的神經元網絡。)
多中心化情報機構,彷彿綿密的神經元網絡。(圖由作者提供)

借鑑情報機構的兩種模式,可以看出一般意義下的傳媒機構,面臨著三大矛盾:

(1)傳媒擁有者先天有利用傳媒鞏固話語權以影響內容消費者決策的誘因;
(2)內容消費者因懷疑傳媒擁有者的潛在利益衝突導致傳媒公信力的減損;
(3)優質可靠且有利決策的情報平台需要金融、技術與制度資本維持運作;

若把傳媒想成一個社會決定「為何某人某事在某時某地發生以及後續可能發展」的計算機通訊網絡,要維持公信力就不能太受私利影響,但成為非營利組織廉價服務社會長期無法持續發展,且不能保證產品符合市場需求,而一旦傳媒成為政經既得利益的喉舌,就不可能物質享受與道德紅利兼得。亦即,亂紀元中的傳媒面臨著三元悖論Impossible Trinity):「公器」、「私用」與「信任」這三者不可能同時成立:公器遭私用則無法信任,信任得私用就難成公器,公器享信任需避免私用。這與分佈式系統與區塊鏈架構所面臨的三元悖論,異曲同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