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緗家觀點:誰該為國民黨的衰敗擔責?

2017-04-09 06:50

? 人氣

探討深層的責任者

政黨政治的遊戲規則是黨主席為選舉失敗擔責,於是,近期內,我們已看到兩位國民黨主席為此而「一鞠躬黯然下臺」了﹕馬英九,2014年12月,為「九合一」地方選舉失利辭去黨主席;朱立倫,2016年1月,為總統選舉失敗辭主席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黨主席因為在選戰中領軍、決策,失敗了自然要承擔「政治責任」。但為何如此決策、決策的依據是什麼,黨主席要倚重智庫(以及幕僚)的建議。黨主席日常施政和選戰策略的「思(維)想(法)」,最直接的就是來自智庫。如果智庫提供的重要決策建議是偏差的,不可能幫黨打贏選戰,黨主席的決策視野事實上是被這類「失敗建議」所包圍局限的,他怎麼可能選勝?如此說來,智庫,以及「出謀劃策」的幕僚,以及有「話語權」影響力的「意見領袖」……,不該擔責嗎?這種責任,我們不妨稱之為「思想責任」,但這還不是終極層面的責任。

說說終極的「思想責任」

自然科學有「基礎理論」和「應用科技」之分,社會科學也類似。智庫通常都處於「應用科技」的層面,提供實用性質的建議。而這些「實用建議」,其背後必然還有「主導思想」,這才是最根本的「基礎理論」,是筆者一直強調的「fundamental」的東西。如果在這個「fundamental」的層面迷糊不清,當然「實用建議」就會根基不牢,一經選戰的風雨就要翻覆。提供這種「基礎理論」的是誰?未必是「智庫」,毋寧說,通常都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思想文化界」,他們應該是學者、專家、思想家、公共知識份子……,乃至「名嘴」。

舉一典型事例來說明這個道理。

2006年6月28日,在「紅衫軍」反扁如火如荼之際,龍應台發表了一篇文章《今天這一課﹕品格》。我當時就頗感驚訝與不安﹕龍應台把對政局的詮釋導向陳水扁的個人「品格」,這是「道德論」思維方式,方向偏了。沒錯,陳水扁的個人品格道德是差勁,但綠營更大的問題是「族群政治」,是民進黨寧可強力捍衛陳水扁的貪腐,也「本土政權不能倒」。本土>清廉,問題不在陳水扁個人的道德,而在整個綠營的「本土」概念。2008年3月18日,在導致臺灣第二次政黨輪替的總統大選前夕,龍應台又發表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總統》一文,依然用「道德論」來看待臺灣政治(廣義的「道德」,也包含「政績」)。

20170405-前總統馬英九5日至慈湖謁陵。(顏麟宇攝)
作者認為,陳水扁確實是自毀於他的敗德,但馬英九呢?一個道德品格如此優秀的政治人物也失敗了。(資料照,顏麟宇攝)

十多年後,來到2017年的今天,結果我們看得很清楚了﹕陳水扁確實是自毀於他的敗德,也連帶拖累那時在全臺灣的地盤還不夠大的民進黨,「本土政權不能倒」的「族群政治」也救不了。但馬英九呢?一個道德品格如此優秀的政治人物也失敗了,敗得幾乎把國民黨送進「加護病房」,他就是被綠營╱民進黨,以及他自己不知覺的「族群政治」打敗的,龍應台的「道德論」根本沒用。現在的總統蔡英文經過「宇昌案」的「法律還其清白」,「道德品格」沒問題了,似乎變成「金剛不壞之身」,施政再糟,在「族群政治」護衛下,統治地位牢固,民調(其實目前的民調只反映內政政績,不反映選舉形勢)再低,民意的鐘擺依然停留在民進黨那裡,盪不到國民黨這邊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舒緗家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